【访问】癌药体外检测「对症下药」

2021-06-28 00:00

(星岛日报报道)科学园再有生物科技公司进驻,来自新加坡的Invitrocue应求生物医学,以3D类器官技术,用于个人癌症药敏体外检测。透过抽取癌症病人的活细胞,在实验室培养肿瘤类器官,由于肿瘤类器官与病人体内的肿瘤极相似,体外药敏结果有助筛选有效药物,省却病人试药的金钱与时间,提高治疗效益。测试涵盖肺癌、肠癌和胃癌等常见癌症,目前就有六十一款药物可测试,经由医生建议拣选最多八种为病人试验,从而找出有效的药物。 

据香港癌症资料统计中心的最新数字,二○一八年本港癌症的新增个案达三万四千多宗,数字为历来最高,较一七年按年升百分之二点九,平均每日有九十三人确诊癌症。癌症病人大都要试药,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药物,不过要花上不少时间,以及数以万计或十万计的金钱。

新加坡及德国团队研究出ONco-PDO癌症药物检测,透过抽取活性肿瘤组织,如体液,或手术切除一厘米大小的样本,培养出体外肿瘤类器官,再作药物检测及分析。现时每次测试收三万五千元,由医生选合适的药物测试,可测试最多八种药物;测试涵盖乳癌、肺癌、肠癌和胃癌等常见癌症,但不包括血类肿瘤,如白血病。整个过程可分为四个步骤,Invitrocue应求生物医学研究员黄琳表示,首先先收集肿瘤样本,之后分离出肿瘤细胞,于实验室培养肿瘤类器官,再完成药物检测和分析报告,整个过程约需三周。

她解释,中途会加入培养液、最多八种药物和发光剂,发光剂的作用显示药物能否「对付」癌细胞,愈多发光就代表愈多癌细胞生存,即说明肿瘤对药物有抗药性,未必对该病人有用。而研究人员就毋须以肉眼「点算」癌细胞,微量盘检测仪会分析不同药物的有效性,从而找出有效,并排除无效或低疗效药物,为医生提供药效参考数据。

企业去年在港设实验室,Invitrocue应求生物医学总经理张慧仪透露,至今已为超过五十名本港病人做测试,过半为第四期癌症病人,他们的病情仍在观察。一名在一六年被诊断为四期肺腺癌的西班牙患者,之前试过不同药物,不过病情反覆。患者去年完成测试,预测Crizotinib为高灵敏性药物,服用并治疗八周后,肺部肿瘤大大缩小,肝转移病变明显改善,现时仍然健在。

投资推广署就协助机构落户香港,该署创新及科技主管黄炜卓指,在香港设立业务将为香港带来创新产品、服务和技术,并增加本港生物科技集群的多样性。

他又认为香港具备继续成为区域生物科技枢纽的所有条件,包括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完善的法律框架、世界一流的金融和专业网络等等。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