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论】行山不留痕七个守则

2021-04-04 00:00

新冠肺炎疫情下,香港人未能如往常自由到外地旅游,只好以行山为乐,奈何郊野热点到处人头涌涌,还伴随着满山垃圾。

有环保团体于去年三月连同十六名义工到大帽山郊野公园清理山径。在短短九公里的山径中,合共清理达七十磅垃圾,弃置的食物包装及胶樽固然数量不少,但以往少见的口罩、湿纸巾等抗疫用品,也可以随处可见。以往曾有报道指有人把弃置的口罩挂在郊野树上,有违公德心,并增加散播病毒的机会。是次垃圾清理行动,竟同时发现至少一千五百个烟蒂,要是烟蒂未完全熄灭的话,便会酿成山火大灾难。

去年,在郊野公园范围内因损毁植物及非法生火而遭渔护署检控的个案有明显上升,当中非法生火的个案比一八年多达三倍,而去年首季发生的山火数量,已较一九年同期增加三点五倍,鸡公岭郊野公园范围更录得三场山火,影响面积达三百三十四公顷,相等于十七个维园,足见郊游不当行为所造成的破坏力惊人。

有外国环保组织提倡山野不留痕(Leave No Trace)守则,呼吁郊游人士尊重自然,减少破坏环境,发人深省。守则包括:

一、事前规划准备(Plan Ahead and Prepare),如善用应用程式以了解行山路径的资讯,以减低不必要的意外和损害;

二、在既有的山路上行走和扎营(Travel and Camp on Durable Surfaces),以减少对周边植物和泥土的伤害;

三、自己垃圾自己带走(Dispose of Waste Properly),以保持郊野的衞生环境;

四、保持原有风貌,不移动和带走任何属于自然的物品(Leave What You Find);

五、减少生火,尽量在指定的烧烤场或营地内生火(Minimize Use and Impact from Fires);

六、尊重野生动植物,勿打扰它们的作息环境(Respect Wildlife);

七、尊重其他山友(Be Considerate of Other Visitors),让郊野变得和谐共融。

香港政府近年也积极向市民推广「山海无痕」的郊游文化讯息,去年九月至十二月的周末,环保署与本地非牟利团体便携手展开「环保行山礼仪运动」,委派多名环保大使到热门的行山路径,包括红花岭、大榄涌、大澳、青衣自然径及元荃古道等进行宣传工作,呼吁市民「自己垃圾自己带走」、「自备水樽以减少使用一次性塑胶产品」、「适当弃置口罩」等,环保大使同时也向游人介绍山径沿途景色、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等知识,从而提升市民的环保意识和建立良好的行山郊游文化。

香港的郊野地区风光明媚,而且拥有众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物种,孕育了生物多样化,早被世界青睐,如麦理浩径早前已被权威的旅游杂志《国家地理杂志》选为全球二十条最佳行山径之一,值得香港人引以为傲。因此,要让我们的郊野环境持续美好,大家需要齐心合作,爱惜郊野,尊重大自然,这样郊游便倍添乐趣。

邓淑明博士

香港大学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系

社会科学学院地理系及建筑学院客席教授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