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孕妇抗病毒 减母婴传播风险

2021-03-29 00:00

(星岛日报报道)母婴传播是乙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医管局于去年初开始为高病毒载量的乙型肝炎孕妇在怀孕第三期提供抗病毒药物治疗方案,以减低母婴传播的风险。医管局质素及安全部代理副顾问医生高君龙表示,希望能为现行的预防方式锦上添花,尽量达致没有乙肝病毒的新一代;孕妇在产后亦将会接受医学评估,按情况决定是否继续服药,从而能减少日后肝病变的机会。

世界卫生组织早前对「预防乙型肝炎母婴传播」定下明确目标,希望在二○三○年前五岁儿童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率低于百分之零点一,即一千人中少于一人带有病毒。高君龙表示,医管局亦因此制定了「香港病毒性肝炎行动计画」,并将推广预防作为行动重点之一,希望由母婴传播的高风险源头入手,减低病毒传播。

广华医院妇产科部门主管梁永昌指,公立医院现时会为每名孕妇于每次怀孕期间进行乙型肝炎测试,如孕妇被验出有乙型肝炎,其所生的婴儿将会在出生后二十四小时内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除此以外,每名新生婴儿亦会接触共三剂乙型肝炎疫苗,而相关做法已可以降低百分之九十的感染率,但始终未能做到绝迹本港。

东区尤德夫人那打素医院内科顾问医生劳伟祥表示,计画下的新措施会为患有乙型肝炎的孕妇作病毒载量检测,当其病毒载量达致每毫升二十万国际单位或以上,孕妇将会转介至肺炎护士诊所作跟进,并获安排服用抗病毒药物「替诺福韦TDF」,将孕妇体内的病毒量降至安全水平,进一步降低母婴传播风险。

高君龙表示,计画在去年一月先行在玛丽医院以及威尔斯亲王医院开展,其后再于八月在其馀八所公立产科医院推行。他指,去年共有一万五千名产妇在公立医院看诊,其中百分之四,即六百多人是乙型肝炎带菌者。她们之间共有约一百人要服药,而最终由约八十人参与计画。

劳伟祥表示,服药期一般约四至六星期,「服药周期要视乎病毒量而定,曾有孕妇需服食四至六个月。」他又指,产妇一般会在第二十八周开始服药,「怀孕第三期能避免器官形成期,相对上对孕妇及婴儿更安全。」孕妇在产后将会接受医学评估,按情况决定是否继续服药,从而能减少日后肝病变的机会。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