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经时事分析】语音社交将怎样改变网络生态﹖

2021-03-29 00:00

社交媒体百花齐放,用户成为「社交游民」,按个人需要同时活跃于多个平台。过去一段时间社交游民们又结「新欢」,一款主打语音社交的平台快速窜红,用户在直播聊天室中可跟全球用户就主题用说话自由讨论。语音社交开启了甚么可能﹖

上月一个来自美国、主打语音交流的社交平台Clubhouse,在中港台及日本等地爆红,吸引不少名人或各个界别的KOL(关键意见领袖)参与其中。其实早在一月底,平台在全球已拥有约二百万名用户,有音乐人、运动员、企业家等等。

平台形式类似网上研讨会。用户进入聊天室后,可聆听他人就各类话题展开的对话,想发言可「举手」,经主持人批准后发表意见。用户亦可自行开设聊天室,并主持对话。当对话结束,聊天室就会关闭,平台不会保留直播的对话录音。

Clubhouse爆红胜在实行饥饿行销和名人效应。它目前只有iOS版本,并同时采取邀请限额制,新人要得到现有用户用有限的名额邀请才可加入,使人们以获得邀请为荣。此外,早期用家由矽谷创投界的猛人到歌手明星,均是在各个产业及社会具影响力的人士,Tesla创办人Elon Musk便曾在平台上开讲,吸引大批用户旁听,成功制造话题。

具有相同概念的语音社交平台如雨后春笋。Twitter正测试一项名为Space的语音新功能,仅开放予少量用户使用并收集意见。其玩法跟Clubhouse相似,不同的是,Twitter将保留录音三十天,主持人可以下载副本,而讲者亦可下载其发言的文字记录。

过去的社交平台,均旨在抢夺用户眼球,Twitter、facebook更多呈现文字,Instagram主打相片,YouTube则是影片。语音平台的魅力在于毋须盯着屏幕,可一边聆听内容一边兼顾其他事,有需要时才插话,符合现今社会人们一心多用的心态。

Clubhouse与同样以声音为媒介的播客(podcast)不同,前者更着重即时互动的社交元素,聊天室随时开始,只要主持人点名,人人都有发言机会,增加互动,主持人也毋须准备一成不变的内容,可透过观察聊天室内人数变化知道听众的反应,从而调整内容。

前文提及,Clubhouse采取有限额的邀请制,产生了排他性,通过邀请而建立和慢慢扩展的社群,较容易保障聊天室讨论内容的质素和气氛。惟随着平台日渐普及,排他性和其带来的好处会渐渐消失,内容质素自然变得参差不齐,语音社交平台将要面对如何定位的难题。

惟普及娱乐与深度讨论是否无法兼容于同一平台?主持人或许是个中关键。每个开启聊天室的人是该场讨论的主持人,而Clubhouse给予主持颇大的控制权,主导谁人可以发言。

这种主导权使主持人可以决定聊天室的定位,并有办法控制对话的质素。主持人负责邀请其他人发言,若能够囊括不同个性和观点的人,可达致多元讨论。主持亦可以挑选听众,让他们提问、表达个人意见及回应其他讲者,促进交流。若遇上言之无物却又滔滔不绝的讲者,主持人则可将他变回听众。

在台湾,已有创作者利用Clubhouse制作成节目。有主播开创参与式新闻节目,每早与听众讨论全球新闻大事,让意见领袖和群众对等沟通,不但意见多元并存,主持人和各种专业背景的听众,更可核实各方提供的资讯。而主持人亦尽力归纳、总结内容。

另一个语音社交平台面对的挑战,是未来该如何赚取收入。由听众付费可能是答案之一。Clubhouse行政总裁曾表示,有意透过订阅制、售票活动及听众打赏等方式,令用户可直接利用平台谋生。另外,Clubhouse已推出计画,准备挑选二十名新晋创作者,提供资源、设备和宣传,助他们建立固定听众群,并通过节目赚钱。

播放纯声音广告也可能是语音社交产业谋利的出路。Google的广告管理系统正测试在串流服务中投放声音广告,并跟串流音乐平台Spotify等多家语音服务平台合作,使广告能够跨格式无孔不入地接触消费者。

语音社交让用户可以和他人实时交流,同时释放双手双眼兼顾其他事,有其吸引力,但长远始终要面对如何定位,并取得盈利的挑战。语音社交到底是昙花一现还是历久不衰,大家拭目以待。

(全文见智经研究中心网页:www.bauhinia.org)

智经研究中心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