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论】区议员的DQ线

2020-12-24 00:00

日前晚上有政坛高人爆料,传出人大常委会即将出招DQ本届违反《基本法》的区议员,预计大批激进反对派或本土派议员被踢出区议会,随即惹来「政治清算」、地区议会被削权、「靠边站」和「侮辱选民」等声音。然而,有果必有因,反对派区议员做了些甚么要如此担心被DQ呢?以下的「经典」场面会否成为DQ划线参考?

一月初:葵青区议会召开首次大会,一众反对派议员起立齐唱有「港独」意味的歌曲,有建制派议员离场抗议;

四月中:油尖旺区议会讨论「重组警队」议案,在场警务人员及政府代表不满离席;

六月初:由反对派主导的十七区区议会议员举行「特别会议」,要求撤回《港区国安法》议案;

七月初:公民党沙田区议员黄文萱的办事处开张,办事处内竟挂有前后反转的「光时」旗帜,更惊动了警方到场;

十一月中:中文大学毕礼当日,约百人在中大游行,有人拉起横额及高叫「港独」等口号,事后至少八人被捕,当中包括观塘区议员陈易舜及西贡区议员李嘉睿。

除了有区议员涉及「播独」外,他们在地区也是「抗争大过天」,例如屯门区议会就试过要求拨款一百万元买「猪嘴」面罩,是企图用公帑「补贴」抗争行动?批评DQ区议员是「侮辱1124投票选民」的油尖旺区议会主席余德宝,为何会要求政府拆除西洋菜南街所有「天眼」?是要避免「手足」行踪被暴露?又在议会上讨论解散及重组警队?那治安从何说起?

另外,多区激进反对派议员又要求把「连侬墙」恒常化和规范化,更有区议会要求在避雨亭等由区议会拨款兴建的设施上「增设连侬墙」,若政府不同意就会叫停避雨亭及其他民生工程拨款以作威胁,这又是甚么套路?区议会平台、资源变成了是做「政治骚」的筹码?甚至是用来搞勇武抗争?完全脱离区议员原本支援地区工作的功能,政府、市民还要用公帑来养活他们?

熟悉法律的政坛高人指出,根据《基本法》,特区可设立「非政权性的区域组织」,但只属于谘询组织,不一定要是区议会,亦不一定是要经由选举产生,可以委任代之;如果区议会已经变质,偏离了地区谘询架构的原意,人大常委会若出手拨乱反正,绝对有法理根据。

政治上,激进反对派区议员上走在「反中」甚至「暗独」前沿;民生上,又借题发挥,以社区民生设施的拨款大搞政治抗争;连抗疫时都可以办事处重门深锁,市民最需要帮助时,不见影踪,有人更加「人不在港」。

关于DQ区议员的传闻有多真确?DQ如何划线?本周六(26日)人大常委会后自有分晓。若然阿爷真是今次出手DQ「黑暴」馀孽、「独议员」,相信可以起一定正本清源之效,还香港社区一个安宁!

原姿晴

前传媒人,现任职顾问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