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政见欺凌」严重 一成受访学生曾被打

2020-12-19 00:00

(星岛日报报道)去年社会事件后,本港校园欺凌问题有迹象急速恶化。城市大学早前一项研究发现,分别两成受访大专生及中学生,曾因政见不同而遭朋辈言语攻击,约每十名中学生便有一人被肢体攻击,逾半大专生忧不参与社会运动会受排斥。城大亦与儿童服务机构合作,筛查出逾三百名具欺凌潜能的「高危学生」,以「故事介入治疗」纠正其行为及事物的认知和理解,令攻击行为倾向减低逾三成。

城大社会及行为科学系副教授冯丽姝,早前获政府「公共政策研究资助计画」资助逾四十七万元,进行社会事件相关研究,团队于今年四月至十一月,向就读中学、八大或大专院校的学生,收集约八百份有效回应,发现分别有约两成三及两成受访大专生及中学生,在过去一年曾因政治立场不同而受朋辈言语攻击,逾半大专生担心因参与或不参与社运而受排斥。

冯丽姝指,数据反映社会事件令校园欺凌问题急速恶化,以中学尤甚,分别逾一成受访学生表示遭排挤或孤立、网络及肢体攻击,与财物被破坏,「差不多每十名中学生就有一名被打,情况值得关注。」

冯丽姝指出,欺凌者可分为三类,当中近九成是反应型攻击者,易感遭冒犯而愤怒攻击他人;其馀分别为缺乏同理心操控型攻击者及综合型攻击者,前者多为「幕后主脑」。由于儿童四至六岁时,已能观察是否拥有欺凌行为特徵,冯丽姝一七至一九年间,与儿童服务机构安徒生会合作,进行「悦读新视野」计画,研究以故事介入治疗法,预防或减少欺凌行为。

团队从二十三所小学、近五千名学生中,用问卷筛选出三百一十一名「高危学生」,并将他们分为采用故事介入的「实验组」、采用没有针对性故事活动的「安慰组」,及作对照研究的「等候组」。结果发现,实验组透过绘本故事、不同的过程戏剧及情景讨论,纠正对外在资讯的认知及理解,不论属哪类欺凌者,其攻击行为倾向均减低逾三成,控制愤怒能力较对照组更高逾十倍,成效显著。

安徒生会总干事黄美坤指,教导学生情绪管理是介入辅导的重点,但效果非即时,而是潜移默化,建议各界加强合作,学会辨识攻击者类型,再应用不同方法。「尤其疫情停课,家长与子女相处时可多说故事,但别以『这故事教训你』结尾,免生反感。」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