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配合高科技缔「双赢」 振英:深圳不能取代香港

2020-11-02 00:00

(星岛日报报道)受反修例风波及新冠肺炎疫情夹击,香港经济雪上加霜,社会须寻找让香港复苏的出路。深圳特区建立四十周年,港府强调与深圳打造「双城经济」及发挥双引擎功能,香港在其中可有甚么角色和机遇?全国政协副主席、前特首梁振英接受本报专访时指出,深圳发展本身就是香港的机遇,深圳不可能取代香港。他重申,国家早在十三五规划中给予香港明确定位,就是要提升香港的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三大中心。当中,金融上除了IPO,亦可发展飞机融资与飞机租赁;而本港「既非香港所产,亦非香港所需」的贸易特色,正好配合深圳科研生产能力,将产品推广到最好的买家。

「香港咁细的地方,点解贸易额咁大呢?」梁振英说,香港的外贸非常成功,原因是经香港贸易的事物「既非香港所产、亦非香港所需」,意思即是买卖的商品,产地在外地,买家亦来自外地,但供应和需求同在香港出现,促成了多宗买卖。他续说,深圳有很强的高科技生产能力,日后其研发的产品,可以在香港寻找世界最好的买家,香港亦有数以万计的贸易公司帮深圳出品做好市场推广。他再举例,指宁夏现在是中国最大的葡萄酒产区,品质不断提升,香港作为世界大型葡萄酒教育市场之一,可帮助推广到海外。

航运方面,他认为香港不应直接将自己的港口码头与盐田、蛇口两个深圳港口比较,反而要「巩固及提升」,在香港现有的货柜码头基础上,朝英国伦敦式航运中心发展。「伦敦这个城市没有货柜码头,不是港口城市,伦敦做咩航运中心?航运服务业。」他解释,航运服务可做船舶的买卖、租赁、融资,又可做船舶保险及注册登记,而上述服务都需要先经海事法律服务,因此他十年前任城大校董会主席时,促成了海事法相关的硕士课程。他补充,香港使用普通法、两文三语,又有很强的国际联系,加上大量外国金融机构及律师事务所在港,比深圳有优势。

提到香港最擅长的金融服务,梁振英表示除了IPO,仍有许多新发展空间,例如飞机融资。他指,飞机是很大的资产,航空公司一般用别人的钱做生意,飞机融资可分两类,一是贷款,二是租赁,「一家航空公司,将设计、要求畀租赁公司,由租赁公司出钱订制,签租约,每个月收你租金。」他形容整个过程航空公司如写字楼租客,租赁公司则似地产商。他又指,发展飞机融资是因中国已成为飞机大国,「欢迎佢来香港借钱(买飞机),都欢迎佢来香港同香港租赁公司租飞机。」

经济合作发展以外,梁振英说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有另一方向,就是作为国家城市管理的借鉴。其中,近日出台的《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表明,支持在土地管理制度上深化探索、支持基本农田以外的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推进二三产业混合用地等。他说,香港由于寸金尺土,令土地管理制度细致、市场效率高,田土厅的产权转移快,整套物业一星期便可成交。香港亦有丰富土地流转经验,如观塘工业区,由工厂变成商业楼宇,相关的技术法规,都可供深圳,甚至其他土地资源紧张的城市借鉴,参与国家治理发展,做到「国家所需,香港所长」。

近来深圳的发展受国家看重,被问到香港会否变成辅助角色,梁振英不认同:「无论中央畀深圳一个咩定位,都不会用深圳取代香港。任何一个国家有愈多发展成功的城市愈好。」他强调,大湾区或整个国家的发展不可能只有一个引擎,又重提国家主席习近平曾于一八年庆祝国家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时,向港澳各界肯定香港澳门发挥的六大作用,并提出对港澳的四点希望,包括更加积极主动助国家全面开放、更加积极主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更加积极主动参与国家治理发展及更加积极主动促进国际人文交流。「国家畀好多机遇我哋,包括深圳发展本身就是个好好的机遇,我们应去掌握,我是充满信心的。如果我们不捉紧机遇,仍在内耗,只讲政治不讲经济,当然机遇会从我们的手中流失。」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