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经时事分析】废胶不废 有潜力作建材

2020-11-02 00:00

近年有建筑业界人士尝试将塑胶废物混合添加剂后,制造成新建筑材料兴建楼宇,声称成本低又环保。本港目前亦有将废塑胶改造成游乐场地垫、塑胶木材等经验,把其用途扩展至兴建楼房,是否可行?

塑胶的其中一个独特之处是可塑性高,既可制成轻巧的胶袋,亦可制成耐用的胶樽,甚至是各种形状的包装或器皿,而成本较木材和金属低。

塑胶也是热和电的良好绝缘体,又能抵抗化学腐蚀,经强化、复合后可增强功能,例如玻璃纤维强化塑胶的强度,可比钢铁还要高,故吸引建筑业以之作为建筑材料。在建筑世界,塑胶一般会用作非结构材料,亦会与其他材料复合使用,例如用作覆盖在电线上的绝缘材料、人造板的贴面材料等。小部分会用于制造承受轻荷载的结构构件,例如候车亭。

原始塑胶因加工方法简单,自动化程度高,生产的能量耗损低,故被广泛使用。但塑胶也是极难自然分解的物料,分解周期可长达四、五百年。虽然当中部分可以回收再造,但只限于某些种类,而能够回收再造的,成本又往往高于由石油生产的塑料,难以有利可图。截至一八年,全球有多达九成一的塑胶废物未被回收。

不过,这些限制并未令有心人气馁。哥伦比亚一家建筑公司与回收商合作,将塑料残渣、电子废物和橡胶熔化后,挤压成类似「乐高」积木形状的砖块,再以之作为建筑材料。这些砖块只要加入添加剂,便具有防火、隔音、不渗透和抗震的特性,可抵抗地震、洪水和极端高温。

该公司的创办人之一Óscar Méndez声言,用废塑胶制成的砖块,较普通建筑材料坚固两倍,而且防水性能极高,能抵御海水和淡水,因此可以建在水中或受洪水侵害的地方。

目前,相关技术已应用于建造哥伦比亚的应急避难所。该公司去年亦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合作,计画两年内为西非国家象牙海岸兴建五百所学校课室。

另一边厢,南非民间团体「Waste-ED」亦利用废塑胶制作出「生态砖」,方法是将已清洁及风乾的软性塑胶垃圾,塞进洁净的胶樽,然后将其整齐放在框架上,再用黏土补满缝隙,待这些胶樽嵌入粘土,便可充当填充物并产生绝缘作用,而粘土则可以保护瓶子,从而代替砖块或混凝土块。

有关技术现时已应用在南非开普敦郊区的多座建筑,包括托儿中心等建筑的墙壁。

不过,废塑胶建材也有其局限,首先是其并非全然环保。有环保团体指出,塑胶废料含有多种添加剂和污染物,例如用作铺设道路后,有害物质可能会渗透到地下水;在道路使用时,这些物料又因为热量、磨损和流失,散布数万亿颗微塑胶到四周的空气、水和土壤中,变相造成更广泛的塑胶污染。

从技术层面上看,塑胶每次熔化和加工时,聚合物链都会降解,导致机械性减低,要通过混合添加剂或原始塑料,方可恢复塑胶的性能。

香港政府近年亦关注到塑胶废料污染的问题,并尝试将废塑胶循环再用,包括将回收塑胶及木屑加工成塑胶木材,贪其具有防虫、防腐等功能,适合作户外设施,包括地板、长椅、篱笆等。另外,回收的胶樽及轮胎亦有循环再造成游乐场地垫。

既然本港已有废塑胶循环再用的经验,利用废塑胶建材建屋又是否可行?本港现时提倡的组装合成建屋方法,会在厂房中制造独立的组装合成组件,而在现有的预制工序,会以钢制模板取代传统施工方式所用的木制模板,目的是减少废物产生。

将废塑胶建材套用在这种建筑方法上,同样可以减少废物,但要留意,从外国例子可见,废塑胶建筑大多是单层式,而且长远会引起污染环境的问题,本港若采用有关物料,可能只适用于临时小型建筑。

为提升处理废塑胶的能力,环保署今年初推出「中央收胶」先导计画,在三区试行由回收商统一收集废胶,再运到回收场进行分类、破碎、拉粒等程序,生产成再生胶粒原料后,售往东南亚及内地市场。

但值得留意的是,本港的回收再造业近年受经济周期及市场状况影响,加上外围市场持续不景气,预期会继续拖累业界的整体表现,而邻近地区近年亦收紧进口管制政策,令回收物料出口变得困难,变相少了出路,或进一步减低业界的回收意欲。

故此,香港长远更加要做好本地回收,以确保废胶有被妥善处理,同时要寻求更多出路,例如鼓励本地废料、本地重用,为废胶赋予新用途。

(全文见智经研究中心网页:www.bauhinia.org)

智经研究中心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