彦霖失踪前一月 或首现思觉失调

2020-09-04 00:00

(星岛日报报道)为期十一天的陈彦霖死因研讯踏入第九天,庭上爆出陈父早于九六年成为青山医院病人,更于十年内五度因思觉失调入住青山医院。精神科专家何美怡指,父母将相关症状遗传至子女的机率较高,平均每十个人就有一人会出现症状,诊断彦霖于失踪前一个月很可能首次出现思觉失调,或因吸食大麻导致,亦很可能使一个深谙泳术的人突然丧失游泳技能,与早前屯门医院精神科医生的诊断并不一致。

精神科医生何美怡昨以专家证人身分作供,她事前曾与彦霖亲友及社工等人通话,并掌握相关医疗记录等多方面资料,以撰写本案的专家报告。她同时透过彦霖姑妈,取得陈父精神科主诊医生的信件,信中透露陈父曾吸毒,最近十年内至少五次因思觉失调入住青山医院,并于今年初被重召入院,确诊患上「分裂情感性障碍」。

去年屯门医院数名精神科医生诊断彦霖患上「急性压力反应」及「对立反抗症」。何医生则认为除「对立反抗症」外,彦霖亦自小六起患有「青少年操行障碍」,于她不愿上学、离家出走,同时很容易感到烦躁、挫败沮丧及向身边人发脾气等事件可见。从多方观察所得,彦霖的精神状况于去年八月突然转差,先后发生塘福袭警及女童院刑毁两事,惟屯门医生并没有在医疗记录中记下彦霖此时的情绪变化,又指彦霖在医院的精神状态稳定。何医生明言屯门医院医疗记录不完整,亦与其蒐集的资料有出入,因陈母、社工等人不约而同地指彦霖在医院大吵大闹,未能与她正常对话。

何医生判断彦霖去年八月出现的种种精神问题,很可能是首次出现思觉失调的症状,强调思觉失调不属精神病,仅为一种精神状态,通常受家族及环境因素影响。文献指出,倘若父母患思觉失调,遗传予子女的机会较正常人高;如患上「对立反抗症」,亦会较易出现思觉失调。被问到思觉失调会否影响活动技能,如一个懂泳术的人会突然不谙泳术,何称文献没有提及,但有机会出现。

何医生认为彦霖与典型思觉失调的症状脗合,例如不同的人均表示不解彦霖语无伦次的说话,无法与她正常沟通;身边人指彦霖行为异常,与以往认识的她不一样;彦霖多次表示出现幻听,认为声音相当困扰。

由于彦霖乃非常初期的精神分裂情况,故须考虑她患上「药物诱发精神障碍」及「短暂性精神障碍」两病。前者可能因彦霖吸食大麻而诱发,相关文献亦表明吸食大麻与思觉失调有联系。虽然彦霖先后两度验尿,报告结果均呈阴性,但何强调,报告结果不等于彦霖没有吸食过大麻,因残留身体内的期限可能已过。

何医生亦不排除彦霖患上「短暂性精神障碍」的可能性,主要病徵包括妄想、幻觉或异常行为,且突然变得积极正面。此病可持续一天或少于一个月,很难于彦霖首次病发时诊断。彦霖精神状况看似于同年九月回复正常,扬言要从新开始,惟同月中旬,彦霖再次向外公及同学表示有人在其耳旁说话。最后露面当日,她在学校做出异常行为,包括在枱底睡觉、由闭路电视片段所见,她貌似在自言自语,按升降机后又马上离开等等。

案件编号:死因研讯八七〇——二〇一九。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