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论政经】重建信任是当务之急

2020-07-14 00:00

经济合作暨发展组织(OECD)警告,疫情会造成近百年除战争外最严重的经济衰退。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固然深远,但我们更需要提防互不信任的种子进一步散播,以免对全球带来更大损害。

近年民粹主义兴起,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人们对社会状况提出愈来愈多的质疑,包括社会不平等,经济安全感并非人皆有之,机会和公义并没有向所有人开放。令人担忧的是,不少国家和地区的公共政策未能解决根深蒂固的社会矛盾,包括贫富悬殊、种族歧视和不公,以及气候变化等,正逐步削弱人们对政府的信任。

国际公关公司爱德曼年初发布了年度的全球信任度调查报告,在调查的二十六个国家和地区中,人民对政府的信任度平均仅为四成九,显示不少国家有潜在信任危机。

突如其来的疫情,加速了社会信任的下挫。全球至今的感染个案约一千二百万宗,造成超过五十万人命损失,欧美发达国家令人意外地成为重灾区。封城、禁足、封关等措施严重打击经济,不少产业被逼停工,特别是酒店、餐饮、零售等服务业,造成大量劳动人口失业。目前人心不稳,个别事件更可能激化成大规模社会事件,早前美国的反种族歧视示威演变成骚乱就是一例。

值得注意的是,多个国家为应对疫情对经济的打击,主要依赖向市场无限量「放水」的手段,以史无前例的规模进行量化宽松,短暂可能起到稳定市场的作用,但长远所产生的副作用尚未可知,或会为日后的危机埋下种子。

要建设更美好社会,人和最重要。民与民、国与国,以至人民与国家之间,重建信任并没有灵丹妙药,关键是要理性对话、积极沟通,从政者固然需要展示吸纳意见的胸襟和政治技巧,大众亦应放下执着和猜忌,以开阔的眼界看待事情,增强对话的基础。

回望香港,住屋、教育、贫富悬殊和产业欠多元化等深层问题早已暴露,但一直未能解决。诚然,过去一年特区政府专注应对社会事件和疫情,但任由深层矛盾继续积累,只会进一步流失市民的信任。政府必须以更大的决心、积极有为的施政态度,尽快解决社会深层问题,重建信任。而各界亦应摒弃成见,共同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安全、繁荣和公平的社会,让市民安居乐业,年轻人有更多发展事业和向上流动的机会。

李民斌(全国政协委员)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