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論政經】重建信任是當務之急
2020-07-14 00:00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警告,疫情會造成近百年除戰爭外最嚴重的經濟衰退。疫情對經濟的影響固然深遠,但我們更需要提防互不信任的種子進一步散播,以免對全球帶來更大損害。
國際公關公司愛德曼年初發布了年度的全球信任度調查報告,在調查的二十六個國家和地區中,人民對政府的信任度平均僅為四成九,顯示不少國家有潛在信任危機。
突如其來的疫情,加速了社會信任的下挫。全球至今的感染個案約一千二百萬宗,造成超過五十萬人命損失,歐美發達國家令人意外地成為重災區。封城、禁足、封關等措施嚴重打擊經濟,不少產業被逼停工,特別是酒店、餐飲、零售等服務業,造成大量勞動人口失業。目前人心不穩,個別事件更可能激化成大規模社會事件,早前美國的反種族歧視示威演變成騷亂就是一例。
值得注意的是,多個國家為應對疫情對經濟的打擊,主要依賴向市場無限量「放水」的手段,以史無前例的規模進行量化寬鬆,短暫可能起到穩定市場的作用,但長遠所產生的副作用尚未可知,或會為日後的危機埋下種子。
要建設更美好社會,人和最重要。民與民、國與國,以至人民與國家之間,重建信任並沒有靈丹妙藥,關鍵是要理性對話、積極溝通,從政者固然需要展示吸納意見的胸襟和政治技巧,大眾亦應放下執着和猜忌,以開闊的眼界看待事情,增強對話的基礎。
回望香港,住屋、教育、貧富懸殊和產業欠多元化等深層問題早已暴露,但一直未能解決。誠然,過去一年特區政府專注應對社會事件和疫情,但任由深層矛盾繼續積累,只會進一步流失市民的信任。政府必須以更大的決心、積極有為的施政態度,盡快解決社會深層問題,重建信任。而各界亦應摒棄成見,共同建設一個可持續發展、安全、繁榮和公平的社會,讓市民安居樂業,年輕人有更多發展事業和向上流動的機會。
李民斌(全國政協委員)
關鍵字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