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航科投资24亿 打造「港产卫星」

2020-07-05 00:00

(星岛日报报道)近年世界各地都积极发展航天科技,虽然本港过去甚少涉足航空事业,但未来却有「参与」的机会。早前取得国际宇航联合会会员资格的香港航天科技集团,与十一位国际顶尖科学家合作,初步投资二十四亿港元,计画在本港发展卫星产业及大数据应用,制作「港产卫星」,相信本港的低税优势,有助降低成本,冀数年内将香港打造成未来的「航空港」。该集团又会与本地大学合作,积极培养本地航空人才,负责人预计入行的大学生月薪可达四至六万元。

香港航天科技集团于去年九月成立,是首间取得国际宇航联合会会员资格的本地企业,集团早前宣布将开发香港首个星链计画「大湾区金紫荆卫星星座」,透过卫星收集大湾区数据,冀将香港打造成智慧城市。该集团早前更邀得前政府资讯科技总监杨德斌担任顾问,他透露将在港制作卫星,并会发射探测器到月球,为未来探索新资源作准备,探测器暂初步命名为「香港号」。

现时卫星的应用涵盖三大范畴,分别是通信、导航及遥感。杨德斌表示,打造智慧城市需要卫星配合,未来航天科技行业会在香港变得尤为重要,相信产业能有助带动香港经济发展,并预料未来卫星的用途将变得更广泛,有望在几年时间将香港打造成「航空港」。

香港航天科技集团董事局主席文壹川表示,香港在发展航天科技产业上,拥有独一无二的优势。由于香港实行低税政策,制作卫星的成本可谓全球最低,他举例指:「假设在国内制造一个卫星成本为一百万美元,港产卫星的成本则为七十万美元,金额的差距便是源于关税。」

集团现时初步投资二十四亿港元发展本地航天业,由于相关计画都在同步发展的阶段,最快明年更能正式组装卫星,预计未来两年的投资额度会逐步提升。

不过,本港缺乏航天科技的专才培训,港大直到今年才开办全港首个「太空科学硕士课程」。文壹川表示,由于香港缺乏本地航天科技公司,大学毋须开办相关课程来培养专才,但料航天科技日后在港发展将渐趋普及,会与本地大学合作培养人才,开办更多航空相关的学科,应付未来的职位空缺。他更预料入行的大学生月薪达四至六万元,认为薪酬高,能吸引大量资优生报读课程。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