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大研基因组 防控害虫福寿螺

2019-08-13 00:00

(星岛日报报道)福寿螺以「见青即吃」、破坏农作物臭名昭著,浸会大学有生物学家通过比较和分析四种同属苹果螺科物种的基因组,发现福寿螺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生物特性,有助研发有效的防控方法,包括生产化学除虫剂,以及从基因遗传着手,干扰苹果螺科物种的核糖核酸。有关成果已在国际期刊《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发表。

福寿螺属于「苹果螺科」腹足纲软体动物,原生于南美洲,现已蔓延至世界各地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被亚洲国家视为破坏稻米的头号害虫。在香港,福寿螺为害通菜和西洋菜等半水生蔬菜,而且它们既吃植物又捕食池塘和溪流的底栖生物,对湿地的生物多样性造成严重威胁。

浸大生物系副系主任邱建文,率领来自浸大、科技大学、内地及美国等研究人员,对四个苹果螺科物种基因组进行测序和组装,发现它们的触须具有化学感应功能的基因,显示苹果螺科物种的环境感知能力或已增强;它们又拥有多组纤维素酶基因,可分泌纤维素酶直接分解纤维素,有助解释为何苹果螺科物种能够吃掉和消化多类植物。

研究团队又比对在水中和陆上产卵的苹果螺科物种基因组,发现两栖福寿螺在水中生活却在陆上产卵,并形成坚硬的蛋壳保护卵,防止变乾,以避开卵在水中被吃掉或被寄生的威胁;同时这些福寿螺的卵含有一种名为PV2的新神经毒素,能抵御陆上的捕食者,是适应环境的关键进化。

邱建文表示,这些基因组资料有助了解福寿螺祖先的基因组特徵,是宝贵的资源,「研究成果可用来研发有效的防控方法,包括生产化学除虫剂,以及从基因遗传着手,干扰苹果螺科物种的核糖核酸。」

關鍵字

最新回应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