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8歲女童「性早熟」谷胸 揭塑膠餐具類雌激素出事

2019-05-01 15:10

塑膠飯盒。網上圖片
塑膠飯盒。網上圖片

不少港人無時間煮飯、食飯,都會將飯菜裝落塑膠飯盒備用或帶走加熱,但浙江杭州一名8歲女童婷婷因為胸部提前發育被帶去醫院檢查,一測骨齡竟然已經11歲,醫生預測孩子的最終身高不到1.5米。罪魁禍首則是女童的塑膠飯盒。

內地傳媒報道,媽媽帶著婷婷到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就診,小兒內分泌科醫生汪笛分析「是性早熟徵象,骨齡已經達到11歲了,最終身高預測超不過1.5米。」婷婷媽媽得悉結果忍不住哭了起來,她想不通自己對女兒飲食和日常習慣都很重視,從不吃西式快餐,也不玩電子產品,何解會性早熟。

醫生於是詢問「家裡有用塑料餐具嗎?」。婷婷媽媽回答女兒每天用的飯盒,就是塑料的。她拿出午餐盒,整體已經泛黃,四角甚至有微波爐加熱造成的焦糊。醫生判斷,病因就出在塑料飯盒上。她表示每當有孩子被確診性早熟,家長第一反應就是反思日常飲食是否存在過錯,除了食物,還和裝食物的容器密切相關。

杭州市醫院小兒內分泌科每天接診的患兒中,有三分二是來看性早熟的,9成是女孩,其中很大部分有用塑料飯盒的習慣。醫生表示,「塑料飯盒、礦泉水瓶、外賣餐盒,廚房裡的包裝袋、保鮮膜、食品罐頭,洗漱台上的化妝品、清潔用品、去污產品,孩子房間堆積如山的玩具,都含有一類叫EDC(環境內分泌干擾物)的物質,長期接觸會使人體出現內分泌紊亂。反映在女童身上,最常見就是引起性早熟、早初潮。」

她建議,要預防女孩性早熟及其他內分泌系統疾病,需有意識地盡量避免接觸EDC,如拒絕塑料包裝食物、不使用塑料玩具、勤洗手、少吃加工食品等。

醫生建議女童減少接觸環境內分泌干擾物。網上圖片
醫生建議女童減少接觸環境內分泌干擾物。網上圖片

根據本港食物安全中心,雙酚A是一種工業用化學品,用於製造硬塑料-聚碳酸酯及環氧樹脂。許多家居用品包括嬰兒奶瓶、可再用水樽及其他貯存容器都是以聚碳酸酯製造。至今沒有證據顯示雙酚A用作食物接觸物料會對人類健康構成風險。雙酚A的急性毒性偏低,且不會致癌。最近一些動物實驗研究結果顯示,低劑量雙酚A會對動物的神經系統、發育期的行為和生殖系統有不良影響。

一些海外國家紛紛採取預防措施,減少國民特別是嬰兒攝入雙酚A的機會。加拿大、美國、歐洲和中國內地已禁止含雙酚A或聚碳酸酯的嬰兒奶瓶。日本和澳洲等其他國家也因應消費者的選擇和需求,鼓勵業界自願取締用雙酚A製造的嬰兒奶瓶。目前大部分國家均容許在食物容器和罐頭使用雙酚A。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