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毒蔬果】台灣排行榜出爐 士多啤梨、芹菜「最毒」

2019-01-26 22:35

台灣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公佈最新蔬果農藥殘留監測報告,士多啤梨、芹菜「最毒」。
台灣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公佈最新蔬果農藥殘留監測報告,士多啤梨、芹菜「最毒」。

多吃蔬果雖有益健康,但不少人都擔心把農藥也吞落肚。台灣農業藥物毒物試驗所公佈最新蔬果農藥殘留監測報告,根據一整年的蔬果殘留監測抽樣結果,選出農藥殘留最嚴重的蔬果,不合格率最高的蔬菜,分別是芹菜、荷蘭豆與蘿蔔,水果則是士多啤梨、熱情果、柑桔。

藥毒所公佈最新、2017年蔬果農藥殘留監測報告,來源分為一般果菜園與校園午餐,全年蔬菜共採樣16類、8,847件,其中453件不合格,整體不合格率為5.1%。不合格率最高的蔬菜為芹菜,不合格率達3成;另荷蘭豆、蘿蔔、辣椒、韭菜、芥蘭、菠菜、山茼蒿、四季菜、豆角等,不合格率都逾1成。

至於水果類,則採樣6類、5,322件,其中165件不合格,不合格率3.1%。前三名為士多啤梨、熱情果、柑桔,不合格率都達1成以上,其他如香蕉、龍眼、橙、檸檬、荔枝、蜜棗等也都上榜。

藥毒所長費雯綺分析,先進國家農藥殘留不合格率約4到5%,與台灣監測結果差不多,而不合格蔬果約有8成屬農藥未使用登記於該項作物上,真正農藥「超量」僅約2成。

費雯綺表示,農藥殘留不合格多是蔬菜,水果相對少,主因是蔬菜採收期約2至3周較短,且農民習慣在同一區域混種多種蔬菜,一起噴灑農藥,易造成殘留未准用於特定作物的農藥;另像豆菜類、瓜菜類與果菜類等,屬連續採收,常一邊噴藥種植一邊採收,也易造成農藥殘留超標。

水果方面,士多啤梨栽種不易,且屬連續採收作物,可能還沒過安全採收期就須採摘,導致農藥殘留風險較高;熱情果近年才開始較多種植,原本幾乎沒有登記農藥使用,才使不合格率偏高。費雯綺也說,對於農藥檢測不合格,民眾不需太恐慌,因檢測都採最高標準,且蔬果是未經清洗,帶皮、帶殼檢驗。

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則說,一般農藥中毒多為誤食引起,蔬果殘留農藥僅是微量,經清洗或去皮後,風險會降低很多。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