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業後要Google移除負面結果 荷女醫生「被遺忘權」勝訴

2019-01-22 19:27

荷蘭女醫生就要求Google執行「被遺忘權」勝訴。網上圖片
荷蘭女醫生就要求Google執行「被遺忘權」勝訴。網上圖片

一名被裁定醫療疏忽而被紀律處分、在專業醫護人員名冊內一度被除名的荷蘭女醫生,提出上訴後獲改判可以繼續執業。她其後再提出訴訟,要求搜尋網站Google在網民搜尋她的名字時,搜尋結果內不得主動彈出她的個案資料,也不得主動把她的名字連結到非官方的醫護黑名單,法官裁定她勝訴,讓她受到「被遺忘權」(right to be forgotten)保障。

傳媒把這名女醫生的個案形容為具代表性的爭取「被遺忘權」裁決,所謂「被遺忘權」可要求搜尋引擎移除過去的負面報道,可對改過自新者提供保護。該名女醫生被投訴於2014年在一宗手術後疏忽照顧病人,一個紀律委員會其後向她作出紀律處分,一度把她從專業醫護人員名冊中除名。她提出上訴後,改判有條件緩刑,獲准繼續執業。

不過,該名女醫生發現,Google搜尋網站繼續把她的名字,連結到一個非官方醫護黑名單網站。每當有網民在Google搜尋引擎輸入她的全名,搜尋結果總會彈出她被投訴的個案,並會連結到那個醫護黑名單網站。從那些搜尋結果中,網民得出的印象,是她不適宜執業。

該名女醫生感到不滿,提出訴訟,爭取享有「被遺忘權」。Google和荷蘭數據私隱監管機構Autoriteit Persoonsgegevens初時拒絕就範,指該名女醫生現仍處於處分期及接受監督,有關其個案的資料仍然有效。

不過,阿姆斯特丹地方法院法官去年7月裁定該名女醫生勝訴,可以享有「被遺忘權」。法官說,雖然在網上找到有關該名女醫生的資料以及其投訴個案的資料,都是正確的,但如果把她的名字扯上醫護黑名單,令人覺得她不適宜執業,那麼便與紀律委員會所作出的裁決不符。

該名女醫生的代表律師說,今次裁決具有象徵意義,意味一名醫生是否適宜執業,不應由Google的搜尋結果去判斷。換言之,搜尋引擎需要移除有關她的醫療疏忽個案報道。代表律師指出,紀律委員會所採取的行動,並非懲罰,而是糾正醫生的錯誤,讓他們下次做得更好。這宗案件的裁決雖於去年7月便作出,但直到近日才曝光。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