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計會調查指夫婦每月平均做愛不足4次 生活空間擠迫窒礙行房

2018-12-04 16:22

(左起)家計會統計及資訊科技經理陳慶燊、家計會理事會委員葉兆輝、家計會執行總監范瑩孫。
(左起)家計會統計及資訊科技經理陳慶燊、家計會理事會委員葉兆輝、家計會執行總監范瑩孫。

家計會最新調查發現,本港夫婦的子女數目維持約1.3的低水平,但理想子女數目維持則約1.6名,「一孩家庭」是目前最普遍的家庭結構。調查發現,「經濟負擔重」和「責任太大」成家庭不想生孩子或只生一個孩子的最主要原因。另由於「生活空間擠迫」,受訪者每月平均行房次數只有3.7次,即一周不足一次,稍低於5年前調查。家計會認為,經濟援助、親職的支援等鼓勵性措施有助夫婦積極生育,呼籲仍在猶疑的夫婦應早作決定。

家計會今日公佈「2017年香港家庭計劃知識,態度及實行調查」結果,調查在上年8月至今年6月,訪問1514名15至49歲已婚或現正同居的婦女,與及1059名其配偶或伴侶。結果發現,「一孩家庭」是目前最普遍的家庭結構,受訪女性的平均理想子女數目維持在約1.6名,但實際子女數目平均為1.28名。

被問及為何不想生孩子或只生一個孩子的原因,當中「經濟負擔重」和「責任太大」成最主要原因,而「想多些個人時間和發展空間」則是不想生育的女性所舉出的第3大原因。

家計會理事會委員葉兆輝表示,本港不少婦女因要照顧小朋友,便需辭職在家,令家庭收入跌進貧窮線內。他指,調查顯示4成至5成的受訪者認為,經濟援助、親職的支援、改善教育等鼓勵性生育措施均有助夫婦積極考慮生育或再生育。

調查亦指出,受訪夫婦每月平均行房3.7次,即一周不足一次,較2012年調查結果的4.3次微跌,主要原因是受訪者認為「生活空間擠迫」及「與孩子同住一室」;但逾7成受訪者對目前性生活、伴侶關係感滿意。

家計會行政總監范瑩孫表示,超過半數的受訪婦女仍是以兩個孩子為理想的,但實際子女數目少於理想的女受訪者超過3成。她表示,想生或再生孩子的受訪婦女有一成半,另外有一成半仍未作決定,呼籲仍在猶疑的夫婦應早作決定,不宜拖延,因為女性年紀愈大,成孕和生育困難的機會愈高,若懷疑成孕有困難,亦應盡早尋求診斷。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