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指市面多不良植入式醫療裝置 部分未經病人測試

2018-11-26 15:34

麥克里夫(Maureen McCleave),是全英第一位植入「Nanostim」無導線心臟起膊器的病人。但接受手術後3年,起膊器的電池失靈。網圖
麥克里夫(Maureen McCleave),是全英第一位植入「Nanostim」無導線心臟起膊器的病人。但接受手術後3年,起膊器的電池失靈。網圖

一項調查發現,由於監管差勁、法例寬鬆,加上缺乏透明度,令到許多不完善及有缺陷的醫療裝置可在市面上供應,當中包括心臟起搏器、人工髖關節、人工膝蓋、糾正脊柱的金屬棒、避孕裝置和乳房植入物等 。全球各地有不少病人動手術把這些裝置植入體內,導致他們受苦,甚至失去生命。調查顯示,甚至有部分植入裝置之前從未在病人身上測試,但已可推出市面。

英國廣播公司的電視節目《廣角鏡》(BBC Panorama),聯同國際調查記者同盟和全球各地58間新聞機構包括《衛報》及《英國醫學雜誌》進行調查,並發表報告,結果令人感到震驚。報告指出,一些在狒狒身上試驗時失敗、或者只在豬隻或人類屍體身上進行過試驗的裝置,竟獲供應給病人使用,而受害的包括患了嚴重脊柱彎曲的小孩子。

報告列舉的其他例子包括一些植入病人體內的醫療裝置,在病人體內裂開;控制生育的植入式裝置引致體內器官受損及流血;可植入體內的除顫器失火,以及用於尿失禁的網狀植入物令病人腹痛。

住在英格蘭埃克塞斯郡的的82歲老婦麥克里夫(Maureen McCleave),是全英第一位植入「Nanostim」無導線心臟起膊器的病人。但接受手術後3年,起膊器的電池失靈,但醫生無法為她從體內取出起膊器。她現在又要重新使用傳統有電線的起膊器,維持生命。

這不是唯一的例子,亦有其他病人植入體內的心臟起膊器電池失靈或零件脫落。單是在英國,由2015年至2018年間,監管部門總共接到6.2萬宗植入式醫療儀器出現異常的報告,其中三分之一對病人有嚴重影響,1004名病人死亡。

歐洲國家一向對此類植入式醫療裝置監管寬鬆,容許商業公司向數十個安全監管機構和部門申請,直至獲得批准。醫生和醫護人員被蒙在鼓裏,不知道向病人建議動手術植入這些裝置時需要面對的風險。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