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中心疑無牌行醫 苦主整容後鼻腫面脹日服廿粒類固醇
2018-11-18 13:28
香港美容監察今表示,早前接獲市民求助,於去年接受一間連鎖大型美容集團的鼻部整型手術後,出現多項後遺症。事主期後質疑整型手術並非由註冊醫生進行,有關人士懷疑涉及無牌行醫,已就事件報警。香港美容監察發起人、民主黨醫療政策副發言人袁海文促請警方及衛生署嚴正執法,打撃無牌行醫等醫療罪案。
事主Cherry(化名)經一間連鎖大型美容集團的美容顧問介紹下,曾在2010年接受由A醫生主理的鼻型整型手術,期後發現效果不及預期。及至去年4月,事主再經顧問游說下,花約8.3萬元接受鼻型整型手術,當時顧問聲稱手術由B醫生主理,手術程序涉及切耳軟骨、接入纖維紙及收窄鼻頭等。
手術完成後,事主發現手術位置出現刀痕,有強烈痛楚,期後一年間多次覆診,曾接受消炎針及麻醉針注射,並日服20多粒類固醇藥物。Cherry 表示,現時面部明顯腫脹,鼻部不時出現流血,「好似呼吸不到」,另因服食過量類固醇藥物,經常腹瀉,但向美容院追討賠償不果。
Cherry 憶述,手術進行前,皆由A醫生負責簡介手術,雕塑鼻型假頭,並著一名職員為她打麻醉針,當時B醫生並不在場。她質疑當時手術並非由B醫生主理,而是由A醫生操刀。及後向醫委會查詢後,她發現A醫生早於2011年,因專業行為失當被停牌15個月,至今仍未復牌。
袁海文表示,事件懷疑牽涉A醫生無牌行醫,已於今年9月報警處理,惟案件至今未有進展。他促請警方及衛生署嚴正執法,打撃無牌行醫等醫療罪案,保障市民安全。記者今到涉事的美容院查詢,問及A醫生及B醫生是否於該院執業時,職員未有正面回應。
關鍵字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