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醫院誤將尿液當生理鹽水 病人注射後10日死亡

2018-11-17 18:56

台灣花蓮慈濟醫院。網上圖片
台灣花蓮慈濟醫院。網上圖片

台灣花蓮慈濟有護士誤將病人「尿液檢體」當成「生理食鹽水」,混入白蛋白後注射到一名肝硬化病人體內,直到約六天後才告知家屬,病人10天後離世,家屬怒斥院方隱瞞。花蓮慈濟發聲明指,尿液並未順利推入,並強調病人入院時就已呈現急性肝衰竭,且有嚴重腹水,當時主診醫生就曾告知家屬,病情極為嚴重,希望家屬有心理準備。

花蓮慈濟醫院聲明指,病人長年肝硬化就診,本次入院時呈現急性肝衰竭,當時膽紅素已飆高14以上(正常值小於1.2),代表肝細胞已大量壞死,主治醫師曾告知家屬,病人病情極為嚴重,而且有嚴重腹水,已呈現病危狀態,希望家屬有心理準備。

院方指,事件發生於小夜班,病人於輸注白蛋白後,因注射點滴管路阻塞,護理人員誤以為置於護理車注射針筒內為生理食鹽水,欲使用於通暢管路時,因阻力甚大,無法順利推入,同時間另一護理人員察覺,該針筒是誤放於護理車上的尿液檢體後,立即進行反抽,拔除置換點滴管路。

兩位護理人員隨即通報值班主診醫生,進行兩套血液培養,接著給予預防性抗生素,並於次日凌晨於系統填寫異常通報單,主診醫生亦諮詢感染科醫生,確認處置無誤。

聲明指,事發後護理部隨即啟動調查程序,以便向家屬詳細說明可能之影響,但在培養結果出來前,家屬就先於其他管道獲悉此事,院長室主管在得知後即刻介入了解狀況,並與護理部主管向家屬如實說明原委並誠懇致歉,主動吸收全部醫療及看護費用,也願意與家屬協調進行後續慰問性補償。

期間發現,病患多項檢體化驗結果顯示正常,且白血球6000多降至4000多,血液培養一週後完全未長菌,後續追蹤病人並未因此感染,相關檢驗資料均登載於病歷中,不過病患數日後仍因末期疾病,如醫師預期往生,家屬遂提出精神賠償及維護醫院名譽數百萬元賠償,院方表示將會依循司法程序處理,將經由第三方鑑定,釐清因果關係。

關鍵字

最新回應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