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颱「玉兔」與季候風共舞定惡鬥?天文台:複雜多變

2018-10-28 15:30

玉兔預測路徑。
玉兔預測路徑。

超強颱風「玉兔」預料下周三萬聖節當日進入南海,但預料會受到深秋另一主角「東北季候風」影響,颱風何去何從仍存在變數。天文台就在Facebook專頁解釋,踏入10月,熱帶氣旋仍有可能進入南海,但不論強度和路徑變化,一般而言都比夏季時複雜多變。

天文台指出,秋天華南地區主要受東北季候風影響,移入南海的熱帶氣旋可能出現不同情況:兩者產生共同效應,令受影響地區風勢增強,例如2011年強颱風「尼格」;熱帶氣旋受較冷及乾燥空氣入侵而減弱甚至消散,或是受季候風引導而改變移動方向如2013年強颱風「羅莎」。有時候東北季候風更會使不同高度的引導氣流不一致,令路徑更為複雜多變,如2010年超強颱風「鮎魚」。

天文台舉例,當某個地方同時受到兩個天氣系統影響,風勢可以很大。2011年熱帶氣旋尼格靠近,10月3日香港的風勢較大。當日早上天文台發出3號強風信號,而到了晚上則以強烈季候風信號取代。由於東北季候風的空氣較涼,而熱帶氣旋的氣流既濕且暖,冷暖氣團交匯的地方亦會出現降雨。

另一種情況是熱帶氣旋受東北季候風較涼的空氣入侵,強度有所減弱。由於季候風來自內陸,有時會較為乾燥,令熱帶氣旋減弱得更快,甚至消散。除了強度的影響,東北季候風亦有機會改變熱帶氣旋的路徑,以2013年的羅莎為例,它初時在南海採取西北偏西的路徑移動,但其後受到東北季候風的引導,轉向西南方向移動並迅速減弱。

天文台過往曾指出,東北季候風除可與熱帶氣旋互動而產生雨帶外,亦可影響它們的路徑。秋分期間在南海的熱帶氣旋,在廣東沿岸至海南登陸次數比其他地區明顯偏高,而且大多在廣東西部或海南省登陸。

10月至11月熱帶氣旋沿副高南緣移動,穿過巴士海峽或巴林塘海峽或菲律賓北部進入南海,被在這季節日漸增強的東北季候風壓向西南方向,這時的熱帶氣旋多會影響廣東沿岸。 當東北季候風和熱帶氣旋遭遇後,熱帶氣旋大多繼續西行至珠江三角洲以西至海南省沿海一帶登陸。話雖如此,但也有例外。在夏季熱帶氣旋的路徑以高層500百帕斯卡﹙大約在地面以上6000米﹚引導氣流為主導,而秋季則以850百帕斯卡引導氣流較為明顯, 因上下層引導氣流的不一致,令路徑複雜多變。如2010年強颱風鮎魚和東北季候風同時出現,移動路徑很難預測。最終北上在福建沿岸登陸並造成很大破壞,但對香港卻沒有很大影響。

超強颱風玉兔環流廣闊。日本氣象廳衛星
超強颱風玉兔環流廣闊。日本氣象廳衛星
玉兔預測路徑。天文台
玉兔預測路徑。天文台

2011年10月3日香港受到季候風與尼格的共同影響,風勢很大。天文台圖片
2011年10月3日香港受到季候風與尼格的共同影響,風勢很大。天文台圖片
2013年秋季影響香港的羅莎,其獨特的路徑是由季候風所引致。天文台圖片
2013年秋季影響香港的羅莎,其獨特的路徑是由季候風所引致。天文台圖片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