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滅太平洋垃圾帶 巨型垃圾搜集器正式上路

2018-09-09 19:33

斯萊特創立了「海洋清理計劃」。AP
斯萊特創立了「海洋清理計劃」。AP

美國加州和夏威夷之間有一個全球最大的垃圾帶,聚集人類多年來不斷丟棄到海洋中的垃圾。為了解決此生態浩劫,荷蘭一名青年研發的巨型管狀垃圾收集器周六正式上場,將沿路收集海洋垃圾,再由相關團隊派出船隻定期載運回陸地,進行資源回收再利用。
這個長約2000呎 (600米) 的巨大垃圾收集器是漂浮式的U型圍欄,周六從三藩市港口出發,朝著太平洋垃圾帶前進。
它以巨大的管子在海面上築起圍欄,透過海風、洋流、波浪驅動,將大大小小漂流垃圾一網打盡 。收集器以低於水流的速度前進,讓潮汐和海浪產生推力,將海洋垃圾往裝置中心帶去。裝置底下設有網狀裝置,能攔下較小、沉降在水面下的海洋廢棄物。
而過濾網產生的推力,則能使魚類和其他生物,得以輕鬆繞過網子底下,通過裝置而不被攔截。被攔下的海洋垃圾,再由團隊派出船隻定期載運回陸地,進行資源回收再利用。
收集器搭載太陽能燈、避撞系統、鏡頭、感測器等多種設備,不僅能避免船隻進到圍欄內,且能與衛星連線,實時監控其位置與狀態,一旦滿了便能出動船隻清空垃圾,載回岸上回收。
此計畫由荷蘭青年斯萊特 (Boyan Slat) 所創立的「海洋清理計劃」(Ocean Cleanup Project) 推動。該組織已籌得3500萬美元資金,預計在2020年前在太平洋海域上放置60個收集器檔板。
斯萊特說,目標是在5年內清理五成太平洋垃圾帶中的垃圾。他指這些漂浮檔板可抵抗惡劣氣候,使用期限長達20年,可望蒐集到9成海面漂浮垃圾。
太平洋垃圾帶是海洋中五個旋迴海流最大的一個,垃圾無力地在旋迴中打轉,積聚不散,覆蓋面積約一百六十萬平方公里,垃圾帶中約9成垃圾是塑膠。斯萊特團隊今年視察環境時,發現塑料近半是被丟棄的漁網,魚類、海龜、海豚甚至鯨等生物易被垃圾纏住,或是誤吞微塑料,損害生態。

AP
AP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