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女墮「資產轉移」求職陷阱 被騙105萬元

2018-06-09 22:29

涂謹申表示快將踏入暑假,擔憂剛踏入社會工作的青年人容易會成為騙徒目標。資料圖片
涂謹申表示快將踏入暑假,擔憂剛踏入社會工作的青年人容易會成為騙徒目標。資料圖片

暑假將至,不少學生都會趁機應徵暑期工。惟再有騙徒以「揾快錢」作招徠,聲稱旗下的「資產轉移計劃」可帶來數萬元收入,指使受苦人向財務公司借錢,民主黨立法會議員涂謹申表示,上月接獲2名九十後女子求助,她們合共負債逾105萬元,已經報警處理。

涂謹申於今年5月初接獲兩名分別24歲及27歲女受害人求助,指她們在社交平台Instagram及即時通訊軟件Whatsapp發現「快錢計劃」的招攬廣告,經查詢後對方以公司名義邀請她們參加「資產轉移計劃」,過程須代向財務公司借貸,但言明不用還款,事成後可獲數萬元報酬。

兩名受害人不虞有詐,交出個人資料,對方其後安排財務公司聯絡兩人。她們先後向7間財務公司合共貸款超過105萬,並將貸款交予有關公司。兩人初時均獲騙徒轉帳以作第一期還款,惟其後以不同藉口作拖延,最終消失蹤影。兩名苦主發現受騙後,決定向警方尋求協助。

涂謹申表示,據了解,騙徒利用層壓式獎賞計劃,利誘受害人介紹親友加入騙局。騙徒首先會以一筆可觀收入引誘受害人,游說若可在一個月內成功向財務公司申請貸款達100萬或以上並交回公司,公司會將8至12萬撥入快錢計劃,用作獎勵計劃成員。惟騙徒在騙取大筆款項後,卻指受害人所借的款額未達標,必須要再招募親友加入計劃,聲稱只要新加入的親友成功申請貸款,二人即可獲得獎賞。最終兩名苦主在計劃中從未取得任何獎勵,合共被騙超過105萬。

涂謹申表示,早於今年3月已有同類型案件發生,有理由相信騙案有持續增加的趨勢,質疑警方未有加強宣傳工作,以避免同類案件再次發生。他又指,快將踏入暑假,擔憂剛踏入社會工作的青年人容易會成為騙徒目標,要求警方在暑假前加強這類社交平台詐騙的宣傳工作,例如透過學校作宣傳、於年輕人經常出現的場所派發傳單,與在年輕人間受歡迎的即時通訊軟件、社交平台等加大力度宣傳,以防止市民,特別是年輕人受騙。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