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所未見! 美大學公布2018年度十大新物種

2018-05-31 11:46

(左上起)Sciaphila sugimotoi、Thiolava veneris、(左下起)Wakaleo schouteni、Xuedytes bellus
(左上起)Sciaphila sugimotoi、Thiolava veneris、(左下起)Wakaleo schouteni、Xuedytes bellus

世事無奇不有,可有想過出現像袋鼠般的獅子、像頭髮一樣的細菌?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環境與森林學院(ESF)日前評選出2018年度十大新物種。學院從各科學期刊去年公布的新物種中,選出最與眾不同的十種。該院長維拿表示,儘管每年新命名的物種約有1.8萬種,但同時有最少2萬種物種絕種,如果不及時發現,牠們可能永遠消失。
而今次評選出為十大新物種包括:
1. 學名:Ancoracysta twista(原產地:不詳)
發現於美國聖地牙哥水族館的單細胞原生生物,令科學家們十分為難,因為牠貌似「自成一派」的早期真核生物,用鞭毛來運動,用像叉子一樣細胞器「刺住」其他原生生物供自己享用。而這種生物擁有豐富的線粒體基因組,為人們了解早期真核生物的進化提供了證據。
2. 學名:Dinizia jueirana-facao(原產地:巴西)
發現於巴西大西洋沿岸森林中的古樹,高達40米,重62噸,屬亞馬遜樹種。它們樹冠雖大,數量卻不多,估計全世界僅剩下25棵;且僅有約半數位於保護區內,生存狀態可謂岌岌可危。這種樹結出的果實較大,長度可達到半米長。
3. 學名:Epimeria quasimodo(原產地:南冰洋)
這種蝦聽起來有點耳熟,牠取名於法國作家雨果(Victor Hugo)的小說《巴黎聖母院》中的人物——「鐘樓駝俠」加西莫多。這種50毫米長的蝦也是「駝背」,遍佈南冰洋,顏色亮麗,其冠頂裝飾甚至讓人聯想到神話中的「龍」。
4. 學名:Nymphister kronaueri(原產地:哥斯達黎加)
身長只有1.5毫米的小甲蟲,日常利用工蟻「順風車」行走,牠們通常花兩至三星期時間出動,捕獲數千獵物後,再在該位置休息兩至三周。其大小、形狀和顏色與工蟻的肚子一模一樣,它們用嘴吸住工蟻的肚子,乍一看還會以為工蟻長了兩個肚子。跟其他居住在蟻巢中的動物一樣,這些甲蟲還須使用化學信號或其他適應方法避免自己成為獵物,但這種甲蟲究竟是如何做到的科學家們還不清楚。
5. 學名:Pongo tapanuliensis(原產地:印尼蘇門答臘)
過去,人們發現了6種猩猩科類人猿(不包括人類),其中東部大猩猩、西部大猩猩、黑猩猩和倭黑猩猩都比猩猩同人類的關係更近。2001年,蘇門答臘猩猩和婆羅洲猩猩被確定為兩個物種。至去年,有國際團隊得出最新結論,指蘇門答臘猩猩生活區域以南地區的「Pongo tapanuliensis」屬一個新物種。
基因證據顯示,蘇曼達拉猩猩與婆羅洲猩猩在67.4萬年前分離,而這種南部的物種在338萬年前早已分離。如今這種猩猩成了最瀕危的類人猿,10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僅僅存活了800隻。

(左上起)Pongo tapanuliensis、Pseudoliparis swirei、
(左下起)Dinizia jueirana-facao、Epimeria quasimodo
(左上起)Pongo tapanuliensis、Pseudoliparis swirei、 (左下起)Dinizia jueirana-facao、Epimeria quasimodo
Ancoracysta twista
Ancoracysta twista

6. 學名:Pseudoliparis swirei(原產地:西太平洋)
在西太平洋馬里亞納海溝的漆黑深淵,是世界上海洋中最深處地方,該處住了一種一種類似蝌蚪的小魚。牠們生活在7000米至8000米深的海底,體長112毫米。而在7000多米的水下生活,這種魚實際上要承受700多個大氣壓力,相當於在如同手指甲大小的面積上,承受著700公斤的壓力。
7. 學名:Sciaphila sugimotoi(原產地:日本石垣)
大多數植物都會進行光合作用,從太陽光中吸取能量「供養自己」,但也有少數植物是「異養的」。日本發現的植物「Sciaphila sugimotoi」正是如此,它靠從真菌種汲取營養為生,並在每年9至10月時開出漂亮的小花朵。但它此舉亦不會傷害其它真菌。
8. 學名:Thiolava veneris(原產地:加那利群島)
2011年,當一座海底火山在加那利群島附近的海底隆起時,水溫增加,氧氣減少,大量二氧化碳和硫化氫釋放而出,海底生態系統遭到破壞。3年後,科學家在水下發現了新的「殖民者」,那就是一種出現在水下130米火山口的變形菌,這些廣泛分佈的菌體宛如約2000平方米的白色腳墊一般,而科學家們則將這種纖維狀的細菌稱為「維納斯的頭髮」。
9. 學名:Wakaleo schouteni(原產地:澳洲)
2300萬年前的漸新世晚期到中新世,一種有袋的獅子在澳洲西北部昆士蘭州的森林中出現,並捕食獵物。新南威爾士大學科學家們根據化石證據發現了這種新獅子。據了解,這種大約23公斤的獅子身形「苗條」,而且可爬樹,是一種雜食動物。
10. 學名:Xuedytes bellus(原產地:中國)
科學家在廣西喀斯特溶洞中發現,生活在漆黑洞穴的甲蟲,其名稱源自漢字「穴」的拼音,以表達這一物種的穴居習性。牠們有細長如蜘蛛狀的肢體以及翅膀。

Nymphister kronaueri
Nymphister kronaueri
Nymphister kronaueri
Nymphister kronaueri
Epimeria quasimodo
Epimeria quasimodo
Pseudoliparis swirei
Pseudoliparis swirei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