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犯罪集團網騙185人 受害人多為學生

2018-05-24 20:23

警方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拘捕20人涉及4個犯罪集團,涉嫌在網上訛稱出售演唱會門票、遊戲點數卡等,但受害人付款後,騙徒就失去聯絡,未能收到貨品,185宗個案涉款達到約52萬元。警方指,今年1月至4月收到632宗網上購物騙案,較去年同期上升91宗,總損失1250萬,較去年320萬元上升930萬元。

警方表示,網上騙案在首季度有上升趨勢,過去2星期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聯同各大警區,打擊網上騙案犯罪集團及突擊搜查多處,拘捕20人包括13男7女,介乎16至48歲,涉及4名集團主腦、5名骨幹人士、11名銀行戶口和儲值支付工具持有人。受害人高達185人,損失高達52萬元,警方並檢走電腦設備、智能電話、銀行文件調查。

警方表示,被捕人士涉嫌干犯欺騙手段取得財產,其中2名被捕男女已被暫控「以欺騙手段取得財產」,案件已分別於4月30日及5月11日在西九龍裁判法院及觀塘裁判法院提堂。其餘被捕男女已獲准保釋候查,須於5月下旬至6月下旬向警方報到。警方不排除會有更多人被捕。

警方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表示,騙徒假扮聲稱貨物出售,吸引受害人購買,付款失去聯絡,案中主要利用銀行轉帳,更誘使他人出售借用銀行戶口,收取及處理詐騙款項,增加調查難度。最大一宗騙案有62人被騙,涉款7.82萬元,集團在二手網站聲稱銷售新款相片打印機,由於該款產品初推出斷貨及很多人回應貼文,導致受害人信以爲真,付款後才得悉受騙。網罪科聯同深水埗警區拘捕16及25歲女子,包括1名25歲主腦及16歲女子借出戶口,獲准保釋調查。

網罪科指,騙徒會在不同平台吸引不同年齡背景受害者。警方發現匪徒透過網上平台包括社交網絡及二手買賣網站行騙,佔90宗,5宗是傳統拍賣網站接觸受害人。185宗個案中有5大類貨品,73宗是電子產品,受害人大多年輕人學生;其次50宗演唱會門票主要是專業人士,30宗遊戲點數及武器買賣,受害人大多年輕人學生;嬰兒服飾用品,受害人主要是家庭主婦;最後是日用品包括波鞋及日用品,受害人主要是專業人士。

警方指,拘捕的20人全部是本地人,破獲4個犯罪集團,部分是單獨犯案。警方指,部分被捕人經朋友介紹認識騙徒,借出銀行戶口使用,部分有取酬當作佣金,部分未知是騙案用途但相信得悉不法用途。另外集團主腦通常負責招攬同黨,開設假帳戶和受害人交談,招攬社交戶口持有人。騙徒通常是無貨在手,一般較市面低幾百元出售,吸引受害人購買。

警方指,今年1月至4月收到632宗網上購物騙案,較去年同期上升91宗,總損失1250萬,較去年320萬上升930萬。網上購物詐騙有季節性趨勢,例如騙徒在情人節前夕訛稱售賣花草、國際本地歌手樂隊演唱會前訛稱出售,新款智能電子產品高價收購或低價放售、名牌潮流服飾限量發售前以代購作藉口收取現金。

今年1月至4月案件受害人中,年齡介乎11至71歲,購買演唱會門票受害人介乎14至55歲,購買智能電話被騙介乎16至52歲,購買禮券主題公園門票受害人介乎17至53歲,購買出售遊戲點數、嬰兒服飾日用品等受害人介乎11至71歲。

警方解釋,年初有3宗案件比較關注,涉及5名受害人及3間公司被騙6輛名貴房車,損失超過1000萬包括198萬現金,拘捕11名人士,導致今年詐騙金額上升,被騙的房車4輛已經尋回。

警方呼籲市民保持警惕,切勿單靠電話、電郵、銀行戶口、社交平台相信對方身份,留意高折扣限量貨品陷阱,透過可信賴的商戶購買各類型產品,賣方收款才交付貨品,切勿借出銀行或儲值支付戶口。

建立時間:1535
更新時間:2023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