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環街市公廁衛生差 韋志成親身到場視察

2018-04-15 18:01

香港的公廁一向予人負面印象,中環街市的公廁上周更被旅遊界議員姚思榮在向特首林鄭月娥質詢時,點名「譴責」,要求發起「公廁革命」。市建局上年10月接手管理中環街市,行政總監韋志成日前曾親自到現場視察,他在新一篇網誌就表示,近皇后大道中的南面公廁,因日後會成為入口廣場休憩空間的一部份,已經完成拆卸工程。

而至於北面近德輔道中的公廁,現時則保持運作,直至位於二樓24小時行人通道內新建的公廁落成啟用後,便會關閉。韋承認他們收到意見反映,有關北面公廁內地面經常濕滑並傳出異味,不但影響公廁內的衞生,氣味亦散播至公廁外圍的行人路上,影響途經的市民。

他就解釋該公廁屬舊式設計,在興建時無專屬抽風系統和排氣管道,以致公廁內異味積聚,無法抽到遠離人流的地方,最後傳到街外,影響途人。此外,部份衞生設備,例如尿槽、洗手盤等,因已使用多年出現破損,容易積聚污垢難以清潔。再者他亦指該公廁位於人流繁忙地區,使用頻繁。

在收到批評後,韋指市建局立即增撥資源,由上月開如為該廁所進行「大變身」,當中包括安裝全新大型抽風系統及活性碳濾網,將公廁異味經過濾後,排送至中環街市內中庭的出風口,向高空消散,避免排出行人路。此外,廁所內亦加裝離子空氣淨化器,過濾空氣的細菌及污染物,進一步改善公廁的空氣質素和環境衞生。而在抽濕方面就加裝工業用級別的大型抽濕機及冷氣系統,自動調控公廁內部的濕度,保持乾爽。

同時除了更換馬桶外,接下來市建局亦會於本月底開始更換所有尿槽和洗手盤,改為不鏽鋼廁具,及改善設施耐用性及方便清潔,同時加入適量室內粉飾,進一步改善公廁的使用環境。

韋志成指自己日前曾親自到現場視察,認為以上措施已大大將異味和地面濕滑的問題改善。他表示至於未來位於二樓的新公廁,會考慮安裝智能設施,強調會繼續與地區持份者保持溝通,務求與社區攜手,盡快落實中環街市的保育活化工程,為「中環人」帶來更美好的環境,為香港創造新地標。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