愈運動愈快樂 兒童快樂程度較前年高0.1

2018-04-02 13:01

有團體發布「運動與快樂-香港兒童快樂調查2018」,結果顯示約六成兒童感到「快樂」,整體兒童快樂程度平均分數約7.14,較前年高0.1。小童群益會署理總幹事黃貴有表示,數據分析,運動愈多的兒童愈快樂,兩者有關係存在,而阻礙兒童運動主因,仍是功課或學習繁忙,當中佔六成五,而找不到運動同伴和缺乏場地各佔約兩成。

調查於3月,在小童群益會各區服務單位自填問卷方式,對象為6至17歲的兒童,共回收837份問卷,男女比例各佔一半。

署理總幹事黃貴有表示,受訪兒童大多愛跑步、打籃球及羽毛球等,雖未受缺乏場地所限阻礙運動,但認為政府應增加年齡較大兒童的運動設施,而功課和學習時間日益增加,社會探討如何減少兒童有關方面壓力,以留出更多課餘時間做運動。

黃貴有稱,見到6至8歲組別在過去兩年的調查中不快樂趨勢上升,原因可能涉及讀書壓力、睡眠不足有關,而家長對兒童讀初小較關心,因而造成壓力,但其實家長有安排上的角色,對子女運動支持非常重要。

執行委員會主席吳彥明表示,建議兒童多做「零時間運動」,就算在家中坐下看電視,要多「企係度四周圍行下」,因已有醫學文獻指做運動可有快樂因子,家長多與子女一起參加運動,及安排小朋友定期去運動。

團隊挑戰36籌備委員會主席雷雄德表示,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年齡5至17歲的兒童及青少年進行至少60分鐘中等至劇烈強度的體能活動,正所謂「三歲定八十」,運動行為應該更早培養,而在操場做運動屬於無課室的學習空間,有助增加兒童的抗逆能力。

11歲的楊頒希表示,每日做完功課都會去打籃球、閃避球,父母都想他有健康的身體去考好學校,兩個球類都是他喜歡的,認為自己快樂指數有9分,因為打球時可以一掃不快,及可與朋友一起分享喜悅。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