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兩成幼童有焦慮情緒 睡覺時無父母隌伴最感不安

2018-03-22 22:29

不少人都以為幼兒是人生中最快樂的階段,然而,年紀小小的孩子也有憂慮。基督教協基會社會服務部公布本地幼稚園學童焦慮現況的調查報告,發現有逾兩成幼童情緒健康極需關注,且不容易察覺。當中「對沒有家長陪着睡覺或離家過夜很不情願」、「害怕小蟲和 / 或蜘蛛」及「怕黑」被評為幼童常遇見的焦慮事件。
由中文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教授梁淑雯負責的「本地幼稚園學童焦慮現況的調查報告」,訪問本地十二所幼稚園,共收回一千三百多份三至六歲幼童家長的問卷,發現有兩成一幼童情緒健康極需關注,且焦慮不容易察覺,需多留意及觀察。本地幼童相比起中國的焦慮感為低,而與西方比較則相若。
而位列幼兒常見的焦慮事件首位的是「對沒有家長陪着睡覺或離家過夜很不情願」,其次為「害怕小蟲和 / 或蜘蛛」;「怕黑」及「害怕見陌生人或與不熟悉的人講話」則分別排第三、四位。
有前線社工指出,一般人存在「幼兒向來無憂無慮」的誤解,令成人忽略處理子女的情緒需要;容易忟憎、滿不在乎、不願合作、搗亂騷擾等表現,都可能顯示幼兒焦慮不安。倘若老師和家長只顧處理其騷擾性行為,忽略幼童背後的焦慮情緒,會使問題惡化;建議家長適當調節自己的情緒,一些心情句語、自我安慰口訣、深呼吸、自我放鬆方法等都有助幼兒及成人紓解焦慮情緒,平伏心情。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