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蘭教會長建議愛國主義教程進清真寺

2018-03-10 21:42

中國伊斯蘭教協會會長楊發明作題為《扎根中華文化沃土,堅持我國伊斯蘭教中國化方向》的報告,指國內出現「清真概念泛化」「重教規輕國法」等現像,倡議愛國主義課程進入清真寺。有兩名伊協副會長對本報表示,具體改善措施包括「唱國歌升國旗」「 (講經)
講愛國的好處」。
近年來,遵循伊斯蘭教法的「清真」標誌廣泛出現在日常生活用品和食品當中。有指部分地區偏袒穆斯林,甚至出現脫離中國本土的宗教極端化端倪,引起民間不滿、官方警覺。
伊協主席楊發明在大會發言時提出「我們一定要保持高度警覺」「一些清真寺盲目效仿外國模式,一些領域出現『清真』概念泛化、宗教幹預社會世俗現像,一些人『重教規輕國法』『只知是信徒、不知是公民』等等」。
他倡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穆斯林愛國主義教程》進入清真寺;倡議宗教禮儀、文化、建築體現中國特色;倡議伊斯蘭教界將批駁和防範宗教極端主義作為解經工作的重中之重。
對此,伊協副主席、安徽馬鞍山市清真寺阿訇穆可發對本報表示,清真寺大力宣傳愛國主義「是全國穆斯林的共識」,具體措施包括「升國旗、唱國歌」,以及阿訇講經《新臥爾茲》 (解經範文)。據悉,該系列從十餘年前開始就在伊協的指導下不斷更新,內容包括《愛國是信仰的一部分》《穆斯林應與非穆斯林和睦相處》。
而東鄉族的伊協副主席馬文雲則對本報表示,「 (唱國歌) 那都是形式上的事,主要是我們的心都是愛國的心,愛中國共產黨的心」,對於記者問到「如何保證愛國愛黨的心?」他舉例說明:「比如給大家講愛國的好處」。至於生活中會有穆斯林和非穆斯林民眾因宗教原因、生活習慣產生不和的現像,馬主席表示,自己來自甘肅,「從來沒有過衝突,我活了60歲了,從來沒有。」「平等、團結、互助的社會主義民族關係已經確立,這是憲法裏已經寫進去的。」
據報道,國家宗教局局長王作安近日對媒體表示,不少西北穆斯林流動到中東部城市,而東部地區伊斯蘭教職人員數量短缺,素質不高,同時民眾同穆斯林接觸不足、政府也欠缺管理經驗,「這樣會有一個磨合的過程,有一些糾紛和矛盾在所難免」。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