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羽絨】內地首發現「膠水絨」造假 業界:一點也不保暖

2018-01-29 11:36

膠水絨雖然團狀,但實際卻是由碎毛構成,攪拌後會黏住木棍。 網上圖片
膠水絨雖然團狀,但實際卻是由碎毛構成,攪拌後會黏住木棍。 網上圖片

內地持續寒冷,不少人都會穿羽絨保暖,但你穿的又是否真羽絨?中國羽絨工業協會指出,業界首度發現一種全新羽絨造假方法「膠水絨」,用這種材料造出來的羽絨,一點也不保暖,而且比以前的摻兌碎毛、雞鴨絲絨的造假方式,更難以被察覺。

中國羽絨工業協會理事長姚小蔓表示,自去年入冬開始,業界第一次發現一種叫「膠水絨」的製假羽絨方法。不法商人會利用黏性物質將絨絲黏連成朵,然後摻兌到正常的朵絨中,製造蓬鬆的假象。根據相關國家標準規定,服裝成品的含絨量不得低於50%,含絨量愈高,羽絨的品質就愈好,保暖性能亦愈好。但含絨量中的「絨」有絨子和絨絲之分,絨絲細小,與大朵的絨子相比,不僅保暖性能差,而且也很容易「鑽絨」(即羽絨服甩毛),故按規定成品中的絨子比例,須佔絨子絨絲總量的90%以上。

膠水絨的原材料只是碎狀的雞鴨絨絲或羽毛。 網上圖片
膠水絨的原材料只是碎狀的雞鴨絨絲或羽毛。 網上圖片
加入膠水後攪拌、浸泡再脫水烘乾,絨子含量就能瞬間急增至88%以上。 網上圖片
加入膠水後攪拌、浸泡再脫水烘乾,絨子含量就能瞬間急增至88%以上。 網上圖片

惟不少黑心商人會在水洗和烘乾過程中,加入黏性物質將絨絲變成絨子,令含絨量較低的羽絨原材料,變成了高含絨量的高品質羽絨。黑心商人會將選好的雞鴨絨絲或羽毛弄成碎狀,提取較柔軟的羽絲後攪拌均勻,使其絨子含量達至44%至51%之間。

他們將這些羽絲在漂洗過後減少水份並添加一定比例的「膠水」,將其攪拌、浸泡後再脫水烘乾,完成後,這些羽絲的絨子含量就能瞬間急增至88%或以上。他們其後會將這些「成品」放市場賣,與正常羽絨無分別,顧客很容易買了「假羽絨」。

姚小蔓指,「膠水絨」的價格相對較低,不過,購進劣質羽絨看似節省了成本,但是由此帶來的售後問題更多,雜質多導致氣味大,飛絲多導致跑絨嚴重。她透露,中國羽絨工業協會正在聯合國家有關檢測機構,共同探討針對「膠水絨」的檢測方法,希望借此共同抵制「膠水絨」造假亂象。

根據相關國家標準規定,服裝成品的含絨量不得低於50%。 網上圖片
根據相關國家標準規定,服裝成品的含絨量不得低於50%。 網上圖片
正常羽絨絨子的絨毛會從中心向外擴散。 網上圖片
正常羽絨絨子的絨毛會從中心向外擴散。 網上圖片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