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政署認港珠澳橋鋼筒沉降約13至17厘米 強調符合估算
2018-01-02 18:11
署方表示,香港口岸人工島填海工程的設計,為了配合當時的隧道走線,於隧道上方用作建造海堤的兩個鋼圓筒,採用了不同的安排。該兩個鋼圓筒不會與其餘83個鋼圓筒一樣坐落於沖積層,而其底部需要位處於較淺而有碎石樁的淤泥層以保持與隧道最少5米的安全距離,以便屯門至赤鱲角連接路海底隧道鑽挖機能經過鋼圓筒底部下方進入香港口岸人工島。於施工期間,因應工地的實際情況,屯門至赤鱲角連接路海底隧道經過香港口岸人工島海堤的部份走線需要降低約10米,以避免穿過碎石樁,確保隧道鑽挖機能安全運作。
發言人指,香港口岸人工島填海工程的顧問工程師已預計了該兩個鋼圓筒於填海施工階段和填海工程完成後的沉降,與其餘83個鋼圓筒不會一樣,會有較大一點的沉降。香港口岸人工島填海工程的顧問工程師亦已確定現時有關鋼圓筒的沉降,並不會影響永久海堤的結構及安全。當局又指,從17年1月至今,剔除屯門至赤鱲角連接路海底隧道工程對該兩個鋼圓筒沉降的影響(約110毫米),該兩個鋼圓筒的沉降大概為約130至170毫米,並不是有報道所指的500至800毫米。
至於港珠澳大橋的通車日期,本港當局指三地將報請中央確定大橋開通的時間,有定案後將盡快公佈。至於屯門至赤鱲角連接路,按照目前情況,路政署預計南面連接路最快可於明年上半年完成,而北面連接路則最快可於2020年完成。
建立時間 17:37
更新時間 18:11
關鍵字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