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屋苑試驗徵費 平均每月28元垃圾減兩成

2017-10-27 00:14

綠領行動於今年六月底起,在大埔明雅苑推行家居廢物徵費及回收試驗計畫。
綠領行動於今年六月底起,在大埔明雅苑推行家居廢物徵費及回收試驗計畫。

環境局提出最快後年實施都市固體廢物收費,有環保團體早於今年六月開始在大埔區一個屋苑進行垃圾徵費試驗計畫。計畫至今推行十八周,住戶每周垃圾重量平均下降約百分之二十四。有參加者表示計畫有效減少垃圾量,並能學習回收及分類更多物品,如紙包飲品盒、發泡膠及棉花棒中的膠管。 環保組織綠領行動於今年六月底起,在大埔明雅苑推行家居廢物徵費及回收試驗計畫,有四百四十戶參與,他們需要將垃圾放在「專用垃圾膠袋」中棄置。綠領行動項目主任許承恩指出,計畫至今推行十八周,有關住戶每周垃圾重量,比參加計畫前平均下降約百分之二十四。計畫又設模擬帳單,按袋計算參加用戶垃圾徵費情況,用戶每月平均需付二十八元垃圾費,當中最低付費紀錄是每月八元,最高為八十三元。 為了提高減費效果,綠領行動又在屋苑中增設回收箱,將回收物類別由四種增至十一種,至今屋苑十一種回收物重量,每周亦平均增加百分之八十六。 參加試驗計畫的李太,每日棄置廢物以食物包裝及嬰兒尿片為主,她平均每天使用一個專用垃圾膠袋,模擬帳單顯示每月平均需付約五十元。李太又指,計畫增設更多回收種類,令棄置垃圾重量比參加計畫前減少一半,讓她學會分類及處理不同類型的廢物,如紙包飲品盒、發泡膠及膠袋等。 另一參加者黃太需照顧一家四口的起居飲食,她說家居廢物以廚餘為主,而廚餘回收令垃圾量大減,模擬收費每月不足十元。她坦言當初並不習慣將廢物分類,但她希望為地球出一分力,早在家中設有多個垃圾收集器,讓家人按類棄置廢物。她說許多市民直接棄置的垃圾都可回收,如使用過的棉花棒剪去棉花頭後,中間的膠管可用以回收。

綠領行動在屋苑中增設回收箱,將回收物類別由四種增至十一種。
綠領行動在屋苑中增設回收箱,將回收物類別由四種增至十一種。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