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郊野公園 漁護署前高官:與重視森林背道而馳

2017-09-16 13:39

為探討郊野公園用地未來規劃方向,香港測量師學會今早舉行研討會。與會的發展局前局長馬紹祥指出,解決房屋問題「永遠是一個取捨,希望民眾能理性討論,發展郊野公園只是其中一個選擇。漁護署前助理署長王福義則批評,若政府發展郊野公園,則與《香港2030+》重視森林的方向背道而馳,亦與發展生物多樣性行動計畫有衝突。 香港測量師學會舉行「規劃及發展組研討會2017」,就郊野公園用地未來規劃作討論,並邀請馬紹祥、規劃署署長李啟榮、王福義、民間土地資源專家組成員林超英等嘉賓發表主題演講。 李啟榮稱,郊野公園自1997年成立以來,當中演變反映公眾的不同期望,稱三號幹線郊野公園段是郊野公園發展的先例,工程須通過大欖郊野公園。 他強調,上屆政府委託房協就發展郊野公園進行研究,目的是探討當中的可行性及影響,但並不等如現屆政府支持發展郊野公園。 馬紹祥指,現時香港林地、灌叢草地等所佔的面積高達六成六,惟已開發地區只佔兩成四,當中僅有6.9%為住宅用地,又指逾8萬人居住劏房,超過27萬人申請公屋,反映房屋供應不足。他認為解決房屋問題「永遠是一個取捨,並沒有絕對的答案」,呼籲民眾以理性、數據解決問題,非因意見不合而互相攻擊,發展郊野公園只是其中一個選擇。 王福義認為,發展郊野公園需考慮會否與郊野公園條例及目標有衝突,批評與政府發展生物多樣性行動計畫有衝突,加上政府發表《香港2030+》說「要重視我們森林,如果我們將森林破壞、發展的時候,便與巴黎協議的原則有衝突」。 王又認為,政府一方面向學童教育要愛護郊野及保護大自然,但「如果我們帶頭做這樣野(發展郊野公園),好難有一個好例子,好難有一個可持續發展」。 林超英指,不少土地供應專責小組成員與地產界有關,憂影響土地供應的取態及先後次序。他指,發展郊野公園前需先檢查現有土地,例如農地、棄耕用地等,強調發展郊野公園應是「最後最無可奈何的選項」。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