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在即,是學生情緒問題爆發的高峰期。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進行一項「中學生抑鬱焦慮狀況調查」,於全港15區共37間中學以問卷訪問逾15,000名學生,發現呈抑鬱徵狀的中學生人數,創6年新高,達53%,即每兩個中學生中,就有一人受抑鬱困擾,情況堪憂。
調查又發現,約四分之一(25.2%)中學生出現高焦慮徵狀,但較去年同期微跌6%。浸信會愛羣社會服務處計劃主任馮澤棠表示,近年學校加強關注精神健康問題,而焦慮問題較容易從身體反應中反映,因而可以提預防支援,相信是高焦慮徵狀人數減少的原因。不過他指,生活壓力及寂寞感仍是青少年抑鬱及焦慮的重要影響因素。「最多受訪學生(22.3%)認為,壓力源自文憑試,其次為學業(17.8%)及前途問題(14.6%)。」而約三成南亞裔學生呈焦慮徵狀,比本地學生多約一成。
馮解釋,中四學生要面對高中選科問題,有重新適應新同學及新班主任的憂慮,高中學生面對文憑試易有「一試定生死」的焦慮,因此中學生最受學業問題困擾。另受訪學生中,有19.8%有輕微自殺念頭,「懷疑是否值得活下去」;另有3.4%及1.4%學生有中等至嚴重的自殺念頭,「由於調查的人數較多,雖然百分比不高,但實際有出現中等至嚴重自殺念頭人數加起來也有744人,情況不可忽視。」
註冊社工張惠樺坦言,據其接觸到的個案觀察發現,青少年若慣於自我批判,會墮入負向思考循環,建議家長及學校可協助青少年學懂與自己相處以提升其自我關懷水平,從而減低焦慮,並強化青少年的人際關係以減低其寂寞感。她又曾接觸一個單親家庭的個案,讀高中女兒經常被父親負面批評其成績,導致女兒曾衝上天台打算自殺,最後被確診有嚴重抑鬱及曾兩次住院治療。
建立時間:1515
更時新間:1530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