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頸鴉數量較黑臉琵鷺少 觀鳥會建議列易危級別

2017-08-01 18:52

近年白頸鴉數量大減。謝偉麟攝/香港觀鳥會
近年白頸鴉數量大減。謝偉麟攝/香港觀鳥會

香港觀鳥會發現,過去在內地廣泛分布的白頸鴉(Corvus Torquatus),近年數字卻嚴重萎縮。根據近10年的研究顯示,估計現時總數少於2000隻,觀鳥會建議,應將白頸鴉由近危升至易危級別。 頸上有白色羽毛的白頸鴉主要棲息於香港、深圳、華南一帶及越南。環境評估機構AEC Ltd總監利雅德表示,以前白頸鴉是常見的鳥類,但最新的研究發現,除了香港外,廣東省等地區的白頸鴉已所剩無幾,數字減幅驚人。他指,白頸鴉的最大種群棲息在內地大別山,共有450隻;其次是香港,共362隻;山東及上海等地區已經難以找到白頸鴉的蹤影,估計總數少於2000隻。本港白頸鴉數量佔全球已知數量約20%。 利雅德表示,現時白頸鴉的數目比黑臉琵鷺還要少,建議國際鳥盟把白頸鴉由近危調升至易危級別。他說,白頸鴉在中國數量少的原因可能是60年代,內地曾經把吃掉田野殼物的大量鳥類全部獵殺,其中包括白頸鴉。另外,使用殺蟲劑也會影響其數量。 香港觀鳥會研究經理余日東說,普通的鳥類最容易受人忽略,即使知道是位於瀕危級別,但由於所知的資訊太少,難以做到保育工作。他又指,除了黑臉琵鷺,也有其他鳥類面臨絕種危機,希望以後有更多人關注其面對的威脅,香港亦要加強保育工作。

利雅德及余日東。
利雅德及余日東。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