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級機構穆迪發表報告指,中國監管部門近來抑制影子銀行活動初見成效,如M2增速已放緩,中資銀行發行的理財產品餘額和26家上市銀行的整體應收款項類投資也略有下降,對中國銀行業具有正面信用影響。監管部門對「穿透」要求的嚴格執行還將改善銀行資產的透明度,並促使其提高對影子銀行業務的資本和撥備。此外,流動性的收緊和同業利率的上升也將抑制一些銀行使用短期市場資金進行長期投資的做法。不過,這些積極進展也同時伴隨著風險。由於2016年第四季度以來同業利率大幅上升,依賴短期市場資金的銀行面臨更高的借款成本,而貸款收益率依然穩定,原因是人行基准貸款利率自2015年10月以來並未進行調整。這些銀行還面臨再融資風險,因為其投資組合的期限較長,並且往往缺乏二級市場流動性。影子銀行增長的放緩可能也將引發金融機構之間圍繞投資損失責任承擔的爭論,這是因為很多影子銀行產品廣泛使用隱性而不具法律約束力的擔保和增信措施。此外,銀行貸款和信托貸款在2017年快速增長,抵消債券融資和影子銀行融資下滑的影響,但也對銀行和信托公司的資本構成壓力。抑制影子銀行的舉措還可能減少實體經濟所能獲得的融資,或提高融資成本,進而對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構成壓力。報告認為,這些風險將對監管部門采取堅定立場抑制影子銀行增長的決心帶來挑戰。最近的一些變化,如監管部門延長銀行影子銀行業務整改的期限,表明監管部門傾向於采取審慎的方式來執行這些政策,以控制對經濟增長和金融穩定的潛在不利影響。(nc)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