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食安機構化驗9葡萄酒 兩樣本不含葡萄成份

2017-02-01 12:23

過時過節不少民眾都喜歡小酌一兩杯,增添節日氣氛,不過近日有內地傳媒從北京市面上購買9支葡萄酒,再交由食品安全檢測中心化驗,發現其中兩支居然完全不含葡萄成份。 內地傳媒日前分別從超市、網上商城以及網店等購入9支葡萄酒,包括有張裕干紅葡萄酒、一號店購買的唐風干紅葡萄酒,另外從網店購買的5份樣品,以及微店的兩份樣品。傳媒委託北京智雲達食品安全檢測中心,以快速檢測的方法,測試樣本是否含有花青素(葡萄酒的天然有色成分)。如葡萄酒真的含有葡萄成分,加入試劑後將會變成深藍色或墨綠色。測試結果顯示,9個樣本中有2個沒變色,其餘全部變色,證明該兩個樣本沒用葡萄釀製。 北京智雲達食品安全檢測消費者體驗中心技術經理、中國農業大學農學博士張玉萍表示,愈來愈多人願意自己動手釀造葡萄酒,或者購買自釀的葡萄酒,但自釀葡萄酒中也存在隱患。葡萄酒發酵過程中,酵母菌的主要代謝產物是乙醇,但同時也可能產生甲醇,甲醇氧化後可以進一步生成甲醛,工業化生產一般會通過前處理、改良菌種和改善工藝等降低甲醇含量,反而質量更有保障。也就是說,自釀葡萄酒可能存在含有甲醇、微生物的污染,雖然不一定會對健康造成隱患,但消費者要明確,自釀葡萄酒未必比工業化生產的好。 張玉萍提醒民眾選購時應留意進口紅酒是否附有中文標籤:「進口紅酒如果沒有中文標籤不建議購買,有可能不是合法渠道進口,沒有檢驗檢疫手續,質量得不到保證。」她又提醒,正宗紅酒顏色均勻,味道富層次感,「如果紅酒很酸,或者只有苦味,有可能是劣質紅酒;如果過甜或酒精味過衝,有可能是勾兌酒。」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