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10項目獲2016年度中國國家科技獎

2017-01-09 15:05

早上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的2016年度中國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由香港科學家、澳門科學家獨立和參與合作完成的10個項目都獲得獎項。 香港科學家獨立完成的獲獎項目有3項,均獲得自然科學獎二等獎,分別是: ——香港浸會大學湯濤的「自適應與高精度數值方法及其理論分析」; ——香港科技大學錢培元、徐穎、王勇、賀麗生的「變化環境下生物膜對海洋底棲生態系統的影響」; ——香港中文大學的沈祖堯、于君、胡嘉麒、吳兆文、陳家亮的「大腸癌發生分子機制、早期預警、防治研究」。 香港科學家與內地高校、科研機構合作完成的獲獎項目有6項,分別是: ——香港大學張彤參與的南京大學的「高風險污染物環境健康危害的組學識別及防控應用基礎研究」,獲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香港中文大學與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等共同完成的「IgA腎病中西醫結合證治規律與診療關鍵技術的創研及應用」,獲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香港理工大學與上海建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共同完成的「廣州塔工程關鍵技術」,獲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香港中文大學與東南大學、廈門大學共同完成的「基於磁共振成像的多模態分子影像與功能影像的研究與應用」,獲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香港中文大學與南方醫科大學等共同完成的「慢性腎臟病進展的機制和臨床防治」,獲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香港中文大學與「電子科技大學附屬醫院·四川省人民醫院」等共同完成的「視網膜疾病基因致病機制研究及防治應用推廣」,獲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此外,澳門大學與北京協和醫學院—清華大學醫學部等共同完成的「中草藥DNA條形碼物種鑒定體系」獲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