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1成女學生現缺鐵性貧血 或影響專注力 專家籲及早進行缺鐵篩查和飲食干預
2025-04-09 15:46
中大醫學院最新研究發現,本港女學生的缺鐵率為17.1%,缺鐵性貧血流行率為10.9%,即十分之一的女學生因缺鐵而患有貧血,較男學生為高。此外,患有持續注意力障礙的青少年血清鐵蛋白濃度低於注意力功能正常的青少年,以女性的情況尤其明顯。這些發現突顯鐵儲備不足與注意力障礙有關,建議須加強對青少年的營養教育及諮詢,同時及早進行具針對性的缺鐵篩查和飲食干預,以應對此公共衞生問題。是次研究結果已於《香港醫學雜誌》上發表。
患者會感疲倦無力 對青少年健康和學業表現構成影響
缺鐵是全球青少年中最常見的營養缺乏症,也是缺鐵性貧血的主因。青少年因青春期營養需求增加以及不良飲食習慣而特別容易缺鐵和患有缺鐵性貧血。患者會感到疲倦無力,對青少年的身體健康和學業表現構成影響。
是次研究募集了523名來自本港16間學校的學生,平均年齡為17.5歲,65%為女學生。由於血清鐵蛋白的濃度反映體內的含鐵量,研究團隊測量參加者的血清鐵蛋白水平和全血細胞計數並通過多變量分析等來評估其缺鐵率。研究團隊發現血清鐵蛋白的濃度愈低,持續注意力受損風險愈高,特別是女性。
首席研究員及中大醫學院兒科學系研究教授李志光表示,由於月經失血導致鐵需求增加,女學生缺鐵和缺鐵性貧血的風險高於男學生。不良飲食習慣,例如少吃正餐、進食肉類產品及其他富含鐵的食物不足,也可能導致缺鐵。
聯合研究員及中大醫學院兒科學系臨床副教授(名譽)陳鳳英指出,缺鐵會導致神經遞質的干擾,神經遞質是一種影響大腦功能的化學物質。因此,充足的鐵攝取對發展中的大腦至關重要。
聯合研究員及中大醫學院藥劑學院副教授張彦婷表示,鐵儲備不足的青少年應接受以攝取富含鐵的食物為重點的諮詢,例如肉類、蛋類、深綠色葉菜、豆類和強化穀物。一些被診斷為缺鐵或缺鐵性貧血的個體可能需要補充鐵劑。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