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港一成打工仔曾遇性騷擾 專家拆解3大陷阱 改花名、傳流口水Emoji也存風險

2025-02-22 06:00

全港一成打工仔曾遇性騷擾 專家拆解3大陷阱 改花名、傳流口水Emoji也存風險
全港一成打工仔曾遇性騷擾 專家拆解3大陷阱 改花名、傳流口水Emoji也存風險

早前又一城某連鎖餐廳分區經理被指帶頭改花名,性騷擾新入職的女同事,近日亦有一名女經理投訴遭到性騷擾,卻獲告知是公司文化,引起熱議。職場性騷擾屢見不鮮,據平等機會委員會「2021年全港性騷擾調查」統計,有11.8%受訪者表示曾在工作時遭到性騷擾,當中有25.9%的人表示被處於較高職級或擁有較多權力的人性騷擾。有職場培訓顧問認為,企業建立職場性騷擾零容忍的管治方法尤其重要,同時拆解有關工作間性騷擾的3大陷阱,以提高警覺與自我保護。

何謂性騷擾?

基督教教庭服務中心「盈力僱員服務顧問」高級培訓顧問黃錦翔表示,根據《性別歧視條例》,性騷擾是指任何不受歡迎並涉及性的行為,當這些行為令受害者感到冒犯、侮辱、威嚇或不被尊重時,便構成性騷擾。這些行為包括但不限於言語、肢體動作以及其他形式的表現。

工作間易被忽略的3大性騷擾陷阱

黃錦翔認為,在職場上,一些常被忽略的言行舉止,也有機會構成性騷擾!

1. 取花名

有人會以同事的性格或外型表徵來取花名,例如「肥妹」、「大眼妹」,甚至以上新聞的「大波妹」、「大波蓮」。從字面上未必所有花名都涉及性,但如果有人因這些花名感到不悅、被冒犯而當中含有性的元素的話,便會有更大機會構成性騷擾。

2. 傳送梗圖或Emoji

在公司的通訊群組中傳送不雅、有關性的圖片或梗圖當然不當。但原來一個表情符號回應,也存在風險。例如公司群組中傳來一位女同事的照片,有男同事給予「心心眼」和「流口水」的表情符號。這些表情符號或會令該女同事覺得對方猥褻而感到不安,覺得自己被性騷擾。

3. 製造有性元素的環境

縱使無特定對象,營造了性方面具敵意或威嚇性的「環境」,也屬性騷擾。例如有人會在自己座位擺放性感的模型或海報供自己欣賞,但經過他座位的人或會認為這個環境充滿性的含意,營造了不雅的環境,也可能構成性騷擾。此外,黃錦翔曾接觸一個個案,某同事設計了一項 Team Building 活動,要求遊戲輸了的同事要被抱住,令參加者感到不悅。雖然活動設計者沒有「直接」參與擁抱,但他製造了含有性元素或不當身體接觸的環境,並有人感到被冒犯,這也很大機會構成性騷擾。

性騷擾指控太主觀?

單從當事人「感受」就可以提告自己性騷擾?其實主觀感受亦需要有客觀性,有關條文亦表示「一名合理的人在顧及所有情況後,應會預期會感到受冒犯、侮辱或威嚇的感覺」,才會構成性騷擾。

較早前有一名女性於港鐵上突然「踎地」,然後大罵一名男大學生「視姦」和「眼神性騷擾」她。有律師作評論:「一名正常人看到其他人蹲在地上,都會好奇地看一看發生什麼事、有沒有人需要幫助,正常人都不會認為是涉及性的舉動。」

公司4大管治方法

員工要謹慎言行舉止,公司亦要有良好的管治方法,對工作間的性騷擾應採取零容忍態度。

1. 制訂防止性騷擾政策

公司應向員工表明「零容忍」的立場,確定義什麼行為構成性騷擾,並透過內部通告、員工手冊及培訓課程向所有員工傳達這一政策。政策中應包含對違規行為的具體懲處措施,確保每位員工都能理解並遵循這一原則。公司亦可以定期公佈性騷擾投訴的統計數據和處理結果,增強透明度,有助建立信任和良好公司形象的基石,有利公司的長期發展。

2. 設立投訴機制

公司應設立投訴專線或聯絡方法,為遇到性騷擾事件的員工提供投訴渠道,確保投訴過程的保密性和公正性。公司應指定專業人員負責處理投訴,並在調查過程中給予受害者必要的支持和保護,鼓勵員工勇於發聲。此外,公司亦可向求助員工提供心理輔導和支援服務,關注他們的精神健康,幫助他們復原。

3. 定期給予提醒或培訓

公司應定期舉辦性騷擾防治的培訓工作坊,並邀請專家分享相關知識與案例,以提高員工對性騷擾的認知。培訓應涵蓋法律知識、心理健康及如何在工作環境中建立互相尊重的文化,讓員工隨時保持警覺,並能識別不當行為。

4. 鼓勵員工參與反性騷擾倡導活動

公司可鼓勵員工參與反性騷擾的活動以提升公司的社會責任感,展示公司對員工福祉和社會正義的重視。這有助於建立良好的公司形象,贏得公眾和客戶的信任。

相關文章:

勸壓力大同事辭職 藉空缺應徵上位 打工仔被斥心機雙面人 專家籲學懂5大職場公關策略

爆粗全因爆煲?專家籲關注職場精神健康 減服務業前線亂象 4大憤怒管理方法

優秀員工移民 上司採靈活辦公留人才 專家列混合工作模式4大好處 企業僱員雙贏

專才見工 HR自爆內部人事衝突 請人變趕客錯失人才專家分享4大面試官應有禮儀

期望管理大失敗 因愛成恨變仇人 職場顧問建議5大溝通策略「應提供更新鮮紅蘿蔔」

連續兩年無花紅 下屬難忍被捽數跳槽 主管後悔失人才 專家分享3大留才策略

58歲被斥職場老屎忽 年輕下屬批「唔做嘢仲鍾意Ban人意見」 職場培訓顧問教路 6招擺脫Old Seafood思維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本網站正使用 Cookie

我們使用 Cookie 改善網站體驗。 繼續使用我們的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 Cookie 政策。 Cookie 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