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雙年會|360法律及金融精英出席 譚允芝籲嘉賓親身感受香港獨特制度下普通法制度優勢

2025-02-20 14:51

會議聯席主席、大律師公會前主席譚允芝資深大律師致開幕辭。國際律師協會相片
會議聯席主席、大律師公會前主席譚允芝資深大律師致開幕辭。國際律師協會相片

全球規模最大的法律團體「國際律師協會」(IBA)周四(20日)在香港舉行亞太區域論壇雙年會,超過360位來自30多個國家的法律界專家聚首香港出席。會議聯席主席、大律師公會前主席譚允芝資深大律師致開幕辭,指這場國際會議創造良機,讓海外嘉賓親身體驗香港在獨特的一國兩制下的普通法制度優勢,又指主辦方在疫情後再次選址香港舉辦會議,證明香港作為國際法律及金融中心的地位鞏固,連繫內地及全球司法管轄區的影響力持續受到國際重視。

 張舉能作主題演講 林定國出席歡迎晚宴

以「活力亞洲——機遇與應許之地」為主題亞太區域論壇雙年會,邀請了終審法院首席法官張舉能發表主題演講,律政司司長林定國亦出席傍晚的歡迎晚宴並致辭,反映香港法律界與司法界重視這場法律界盛會。是次國際會議設有15場專題討論,出席人數逾360人,除歐亞多國包括德國、瑞士、盧森堡,亦有美國、澳洲、新西蘭等法律界及金融界代表參與,令出席代表來自六大洲,與百多名香港與中國内地律師進行緊密交流。

大律師公會前主席譚允芝資深大律師在開幕禮上致辭,表示很榮幸擔任是次會議聯席主席,香港作為東道主,歡迎來自不同司法管轄區的行業翹楚遠道而來,分享在各個專業範疇的經驗和見解,反映法律界團結,無分國界擁有共同願景。她形容這次會議是一個適時的機會,「讓海外嘉賓以第一身經歷,感受香港在一國兩制下的獨特普通法制度,如何令這個城市成為一個開放對話、知識共享和合作的平台。」

譚允芝指亞太地區不僅是增長速度最快的經濟體,亦是文化、傳統及法律體系的熔爐,金融、創科及製造中心匯聚於此,大型基建項目和新興市場創造無限機會,隨之而來的是一系列的法律議題,包括跨境爭議、投資風險及數據私隱等,法律執業者面對這些議題時,不只是實踐法律,還要擔當具創新思維的領導角色。
 

 國際律師協會相片
國際律師協會相片
超過360位來自不同司法管轄區的法律界專家來港出席會議。 國際律師協會相片
超過360位來自不同司法管轄區的法律界專家來港出席會議。 國際律師協會相片
終審法院首席法官張舉能發表主題演講。 國際律師協會相片
終審法院首席法官張舉能發表主題演講。 國際律師協會相片
超過360位來自不同司法管轄區的法律界專家來港出席會議。 國際律師協會相片
超過360位來自不同司法管轄區的法律界專家來港出席會議。 國際律師協會相片
大律師公會主席毛樂禮資深大律師出席首日會議。 國際律師協會相片
大律師公會主席毛樂禮資深大律師出席首日會議。 國際律師協會相片

譚允芝:香港聯通世界 屬大灣區重要對外窗口

譚允芝在會議期間表示,會議全方位涵蓋民商事法律專業領域,「香港法律界有超過20名代表將主持及參與專題討論,透過舉行這場國際會議,香港充分發揮聯通世界的角色」,她又指在香港舉辦這類世界性的法律國際會議,吸引內地多個省市及澳門派代表出席,印證香港是粵港澳大灣區一個重要的對外窗口,不僅令各地的法律精英交流,亦令內地更多法律專業團體與其他司法管轄區的法律組織有更緊密的接觸,加快令內地同業「走出去」的速度,互惠互利,雙得益彰。

大律師公會毛樂禮:望開拓更多跨境仲裁機會

大律師公會是會議贊助機構之一,公會主席毛樂禮資深大律師將於星期五的會議上,主持其中一場專題討論,與亞洲國際仲裁中心、倫敦、上海及香港律師事務所等代表,探討跨境法律服務的挑戰。擅長仲裁、商事法、離岸及國際事務的毛樂禮,出席首日會議時表示,仲裁是全球法律服務的一大趨勢,很期待與不同民事訴訟專家,就跨境法律服務的潛在可能性交流,希望開拓更多合作機會。同樣擅長公司法及銀行法等民事範疇的公會副主席薛日華資深大律師,亦將於星期五另一場「跨境資產追索」專題討論上發言。

國際律師協會在1947年成立,成員包括約8萬名國際律師,分別代表著170多個國家的190個大律師團體或律師組織。是次會議的其餘兩位聯席主席,分別來自新加坡及上海,至於廿多名籌委會成員,則包括日本、南韓、馬來西亞、北京、廣州及香港等法律團體或律師事務所代表。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本網站正使用 Cookie

我們使用 Cookie 改善網站體驗。 繼續使用我們的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 Cookie 政策。 Cookie 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