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塑膠公約》談判展開 聚焦限制生產或回收再用
2024-11-25 14:34
《全球塑膠公約》第5輪談判周一在南韓釜山展開,聚焦是否限制塑膠生產,抑或推廣回收再用。這項條約具有法律約束力,但塑膠的生產與消費國對此分歧嚴重,由67國組成的「高目標聯盟」支持減少塑膠生產,以中國、沙特阿拉伯為首的國家則反對,認為加強塑膠的回收管理,即可解決塑膠污染。
為了解決全球嚴重的塑膠垃圾問題,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於2022年召開政府間談判委員會(INC),共同制定《全球塑膠公約》。周一在釜山展開的第5輪談判,也是最後一輪,為期一周,預計將聚焦於2大主要議題:應優先監管與限制塑膠生產,還是推廣塑膠的回收再利用;是否應為《全球塑膠公約》制定明確的目標與時限。
這輪談判預計將有3500名與會者,包括170個聯合國成員國代表團,以及31個國際組織。過去前4次談判分別於烏拉圭、法國、肯尼亞和加拿大舉行。
美立場增談判不確定性
2年前, 175個國家達成歷史性協議,授權談判達成一項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全球性條約,以解決塑膠的整個生命週期問題,而且最後期限即將到來。由於需要削減總值高達7120億美元塑膠產業的成本,進展陷入停滯。上一次4月份的談判未能就將生產目標(被視為遏制塑膠垃圾的關鍵)作為條約的核心達成共識。
美國的立場加劇了談判的不確定性。作為最大的塑膠生產國之一,美國最近表示將支持一項呼籲限制生產的條約。但化石燃料倡導者特朗普即將在明年1月就任美國總統,引發了質疑。
特朗普在第一任期中迴避減緩、停止美國生產石油、石化產品的承諾,以及近日指派能源公司創辦人兼行政總裁賴特為能源部長的舉動,引發了各界對於美國立場的質疑。
逾90%塑膠沒妥善回收
根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的數據,若以現有的塑膠政策、塑膠消費行為推算,直到2040年,全球的塑膠生產量將會比2020年增加70%,達到7億3600噸。此外,目前超過90%的塑膠沒有被妥善回收,超過2000萬噸的塑膠在被使用的幾分鐘後便進入環境之中。
今年,許多研究人員在他們測試的每個胎盤樣本中都發現了微塑膠。在人體動脈中,塑膠與心臟病和中風有關;在人類睪丸和精液中,增加了塑膠無處不在的證據和對健康風險的擔憂。塑膠危機被廣泛認為是對人類健康、生物多樣性和氣候的威脅。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