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車︱議員批7.5億元資助不足 謝展寰:會不斷檢討 非維持到最後

2024-10-24 18:45

施政報告2024|議員指7.5億換新能源車唔夠 先推巴士中期資助:唔係而家個數食咁多年
施政報告2024|議員指7.5億換新能源車唔夠 先推巴士中期資助:唔係而家個數食咁多年

施政報告2024︱《施政報告》提出,為新能源運輸基金預留約7.5億元,並在今年底前公布全港公共巴士和的士綠色轉型路線圖。有議員指7.5億資助完全不足夠,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回應指,當局將先進行巴士方面的中期資助,因相關新能源車輛價格正不斷下跌,日後亦會不斷檢視資助額,強調並非以7.5億元資助維持到最後。

《施政報告》提出,為新能源運輸基金預留約7.5億元,並在今年年底前公布全港公共巴士和的士綠色轉型路線圖。
《施政報告》提出,為新能源運輸基金預留約7.5億元,並在今年年底前公布全港公共巴士和的士綠色轉型路線圖。
謝展寰指新能源車輛價格正不斷下跌,日後亦會不斷檢視資助額,強調並非以7.5億元資助維持到最後。
謝展寰指新能源車輛價格正不斷下跌,日後亦會不斷檢視資助額,強調並非以7.5億元資助維持到最後。
有議員指7.5億資助完全不足夠。
有議員指7.5億資助完全不足夠。
謝展寰指當局將先進行巴士方面的中期資助。
謝展寰指當局將先進行巴士方面的中期資助。
謝指日後會不斷檢視資助額,強調並非以「而家個數食咁多年」。
謝指日後會不斷檢視資助額,強調並非以「而家個數食咁多年」。

謝展寰:新能源車價格持續跌 所需資助會減少

立法會航運交通界議員易志明表示7.5億元完全不足夠,稱「仲差好遠」。他指現時已登記的專營巴士共有5,892部,新能源巴士售價約為300萬元,是一般柴油巴士的一倍,全部巴士換車車額約為88億元;約1.7萬部的士已登記,如以5萬元一部計算換置,亦需要9億元;連同小巴,將3種交通工具換為新能源車輛需要117億元。他強調如無政府資助,業界只能加價。詢問當局有何計劃。

謝展寰表示,當局會先進行巴士方面的中期資助,因當局發現3種交通工具的新能源車輛價格正不斷下跌,相信日後需要的資助額會較現時少。日後會不斷檢視資助額,強調並非以「而家個數食咁多年」。

著力充電設施較少地區

民建聯主席陳克勤關注電動車配套,問及當局會否規劃著力資助較少充電設施的地區。謝展寰指,由於計劃是資助私人界別安裝充電設施,會交由市場決定安裝地點,但相信某些缺乏充電設施的地點應該會有較多公司安裝。當局指留意到供電限制問題,正與中電商討,要求中電提交各地區供電量資料,從而了解哪些地方有足夠電力供應安裝充電設施。謝展寰表示,充電設施數量短期內大幅增加比位置更重要。

當局續指,巴士和的士是重要公共交通服務提供者,須確保服務暢順,強調政府立場是希望採取較循序漸進的方式去推動新能源公共運輸服務方向,包括充電設施、相關維修等人才培訓等。

民建聯主席陳克勤關注電動車配套,指當局會否規劃著力資助較少充電設施的地區。
民建聯主席陳克勤關注電動車配套,指當局會否規劃著力資助較少充電設施的地區。
謝展寰指,會著力較少充電設施的地區,惟會出現供電問題,已和中電討論,在相關地區提供足夠電量。
謝展寰指,會著力較少充電設施的地區,惟會出現供電問題,已和中電討論,在相關地區提供足夠電量。
當局續指,巴士和的士是重要公共交通服務提供者,須確保服務暢順。
當局續指,巴士和的士是重要公共交通服務提供者,須確保服務暢順。
謝強調政府立場是希望採取較循序漸進的方式去推動新能源公共運輸服務方向,包括充電設施、相關維修等人才培訓等。
謝強調政府立場是希望採取較循序漸進的方式去推動新能源公共運輸服務方向,包括充電設施、相關維修等人才培訓等。
謝展寰表示,也曾視察相關做法,指換電做法並非內地電動車的主流做法。
謝展寰表示,也曾視察相關做法,指換電做法並非內地電動車的主流做法。

強調不會出現公帑補貼電力

陳克勤又關注,本港首個固體廢物「轉廢為能」焚化設施「I.PARK 1」會以每度電0.8元將多餘生產的電販售至中電,惟現時中電每度電售價為1.4元,每年總差額可高達3億元。環境及生態局副秘書長郭慧玲解釋,電力公司向客戶收取的電價除燃料成本,還包括其他發電和輸電的電力投資和營運成本,8毫是燃料價錢,剩餘為相關成本,強調不會出現公帑補貼電力情況。

田北辰倡換電取代充電

實政圓桌召集人田北辰指,立法會交通委員會日前回內地考察,指內地電動車最新做法並非充電而是換電,將20至30分鐘的充電時間節省為3分鐘,詢問當局會否參考相關做法。謝展寰表示,曾視察相關做法,惟換電並非內地電動車的主流做法,數間內地大型電動車公司亦不打算實行,因電池技術進步速度快,短期或有更快速充電的電池,加上換電會導致電動車和電池的配置不一,導致車輛效能減弱。

謝展寰續指,換電做法佔用土地面積較多,對香港挑戰較大,當局會觀察相關做法的發展,不會主動引入。

記者:李健威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