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對華電動車加稅︱分析:探討關稅替代方案 中歐仍有博弈空間
2024-10-05 09:11
歐盟一如預期通過對中國電動車加徵關稅方案,但值得注意的是,雙方都表明會繼續談判。有專家認為,雙方都不想打貿易戰,中歐後續仍有博弈空間,或令歐盟重新檢討政策,亦可透過中企在歐洲投資設廠等靈活方式展開合作。
相關新聞:
歐盟對華電動車加稅︱商務部:不公平不合規不合理 7日繼續談判
歐盟通過加增對華電動汽車反補貼稅35% 總稅率將達45%
歐盟是僅次於中國的全球第二大電動汽車市場,汽車行業為這個27國集團提供了近1300萬個工作崗位。隨着中國電動車崛起,2023年歐盟從中國進口的電動汽車達到115億美元,比2020年的16億美元大幅增長。目前,中國品牌佔歐洲電動汽車市場約19%。
歐盟昨日表決後發表聲明稱,將繼續努力探索替代解決方案。也就是說,即使提案通過了,歐盟仍會繼續與中國探討關稅替代建議。據外電稱,正在談的一個方案是根據電動車的續航里程、電池性能等標準,計算最低進口價。另一選擇是由中國廠商許諾在歐盟境內投資設廠,並在過渡期內設定進口配額。
「上述兩種方案靈活變通,都有可能達成。世界貿易史上有不少成功例案,如美國限制下,日本車也是通過在美設廠的方式,進入美國市場。實際上,中國已在匈牙利等國投資建廠,生產電池,完全可用設廠作為關稅替代方案,亦能推動歐洲電動車的發展。」中通社引述香港中觀研究所所長劉瀾昌表示,歐洲清楚中國市場龐大,亦不願打貿易戰。且歐洲電動車發展落後,中國電動車有技術優勢,中歐本就存在合作可能。即使提案通過,後續仍有較大博弈空間。
他認為,美歐保護支柱產業和生產商,加關稅已成趨勢,但相信中方已做好準備,通過具體措施把不利影響降到最低,如中國車企可利用價格優勢,轉向「一帶一路」沿線市場,包括東南亞、南美洲和非洲。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