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漂創業蝕7位數 晚晚失眠 不敢向家人求助 專家建議別急於求成「工作與生活應平衡」
2024-09-29 06:00
越來越多內地人來港就業和讀書,但人在異地自然要面對許多問題,尤其是中港兩地生活環境及文化的巨大差異,對不少港漂而言會難以適應。有港漂向《星島頭條》分享在港創業經歷,奈何遇上疫情,曾一度虧損超過7位數字,心情既痛苦又焦慮。人力資源顧問認為,港漂難以適應香港的原因,除了工作上的困難,生活習慣及文化亦有差異,還有他們在香港生活的模式過於單一。顧問提供3大建議,幫助港漂們更易融入,以免陷入情緒危機。
來港創業即遇疫情 戶口只剩800元
早前有港漂在小紅書上訴苦,在香港拿著近4萬元的工資,還不比在深圳拿著1.5萬元的薪金快樂。原因是該港漂在港6年還沒突破語言關,更表示香港住得狹小,叫外賣又貴又不方便。
除語言差異和生活成本高之外,不少港漂隻身一人在香港打拼,缺乏親友支援,容易出現情緒問題。陳先生(化名)向記者表示,2018年夥同拍檔創業,開設學生公寓,為新來港讀書的內地學生提供一站式租樓服務。然而,正想大展拳腳之際卻遇上疫情,來港的學生人數銳減,單位無法租出,導致生意虧蝕超過7位數字,讓他時刻感到壓力,「當時戶口只剩800元,又不敢向家人求助,晚晚都失眠,真的好痛苦」。幸好疫情完結後,內地和香港重新通關,目前生意已有好轉。
至於另一位從事金融工作的港漂張小姐(化名)表示,香港金融業的工作節奏緊湊,雖然已有心理準備,但經常加班至深夜,休息不足且壓力巨大。她艱辛地工作了一段時間,結果發現上司對自己的評價只是一般,特別在人際關係及協調能力方面明顯不如他人。
她指,在職場上失意時,發現自己在香港除工作外,並沒甚麼興趣,更沒時間交朋友,心灰意冷之際會考慮轉行或離開香港。
港漂難適應新環境因做錯一個決定
港漂放下熟悉的家鄉和朋友圈子,隻身來港,當然目標清晰,就是在工作或學業上有所作為。盈力僱員服務顧問高級培訓顧問黃錦翔表示,港漂普遍抱有一種心態,就是要盡快在工作或學術上爭取表現。因此其他事項,例如結交朋友、建立興趣、甚至輕鬆娛樂下都被視為浪費時間。
工作或學業順境時當然沒有問題,但當遇上挫折,事與願違的時候,就很容易陷入情緒危機。黃錦翔舉例稱,研究生很重視學術的表現及教授的回饋,假如教授對自己批評,就很容易產生不安焦慮。而研究生之間亦有競爭關係,故難以彼此傾訴心事,導致自己反覆及過度思考,被事情牽引情緒,以致沮喪和失去自信。
黃錦翔又指,港漂們剛來到香港,便將所有情感放在工作或者學業上,沒有把握最有活力和好奇心的階段,去發掘和認識新朋友,以至往後日子更加缺乏心情和動力探索。他認為,在香港生活的模式過於單一,就等於把所有「雞蛋」都放在工作或學業的「籃子」裡,當這個「籃子」出現問題,整個人的情緒便會出現倒塌式崩潰。
1.建立安全感
黃錦翔認為港漂在努力工作或讀書外,也要留意個人情緒適應期。初到香港,建立安全感對港漂十分重要。他們本身的家人和朋友都在遠方,只能透過微信或電話聯絡,難以分享見聞和產生共鳴。「即使港漂向家人分享在港的困難或心事,對方亦難以代入及提供即時協助。」除非他們在港已經有很多親友脈絡,否則,應嘗試尋找其他「港漂」群體或認識差不多背景的人,例如參與內地生團契、加入同鄉會等組織,令他們彼此認識溝通,成為「近鄰」,交流資訊之餘,遇到困難都可以互相幫助。
事實上,目前已有不少港漂交流平台,可有助於社交或建立人脈。有港漂表示,他們都共同面臨語言問題、社交問題,缺乏安全感等。於是他在微博上創建賬號,號召港漂一起學粵語或者爬山吃飯。後來他覺得這種方式的效率較低,每次服務的人數也少,於是決定逐漸壯大賬號規模,最後成立了在微信上的「港漂圈」公眾號,目前已經有累計150萬的關注。今時今日,港漂都會通過它來了解香港的大小事情,甚至利用它為自己拓展人脈,建立社交。
2.積極探索有助港漂更好適應
其他港漂可能只視香港為踏腳石,當畢業或工作一段時間後便可能離港,到其他地區另謀發展。黃錦翔表示,如果將所有情感建立在同鄉身上,亦難保他們會有離開的時候。
為避免同路人離開後,自己再次面臨適應問題,港漂應保持開放態度,繼續探索新事物,認識香港的生活模式或資訊。例如,他們除了用微信、百度外,亦不妨嘗試使用Google Map、Instagram、YouTube,認識本地人常用的應用程式之餘,又可以了解本地近期熱話、緊貼時事,有助與人打開話匣子。
他建議,不論僱員還是學生,都要建立良好而穩定的支援圈,勇敢認識新的本地朋友,發掘共同興趣,例如行山、健身、做瑜伽等等。在新環境中生活,適當的娛樂並不浪費時間,反而有助提升心理健康和建立人脈,從而擁有更多安全感,及達至工作與生活的平衡。
3.融入本地文化才能減少焦慮
假如港漂預計會長期在香港發展,應嘗試愛上並融入本地文化,例如多說廣東話、去街市買菜和學習搭小巴等等。如果他們付出努力,融入香港的文化,即使說廣東話的發音不完全準確,香港人都會很欣賞。如果自己能融入文化,感覺屬於這裡,會有助維持穩定的情緒,減少焦慮的情況。
黃錦翔表示,若港漂在來港頭半年能建立安全感和積極探索,一般都沒有大問題。而且,有些企業亦會安排需要適應的新員工參與有關轉變管理及逆境商數的課程,都對他們建立健康的心理韌性很有幫助。工作或學業的不如意隨時發生,港漂應建立支援網絡及情緒抗逆力以作面對,必要時可尋求專業的輔導。
相關文章: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