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雜誌|為穆斯林女性辦免費泳班 教日常中文會話 社企多元支援少數族裔 冀港達真正共融
2024-09-17 08:00
「多元共融」是香港乃至全球都關注的課題,儘管政府近年有不同政策支持,本地少數族裔仍因為語言和宗教,在學習、求職和運動等多方面面對挑戰。一眾社企各司其職,如為學生和外賣員提供免費中文支援,聘用少數族裔為文化大使,舉辦社區文化導賞團,更包場推出免費游泳班,讓本地穆斯林女性有習泳的機會。有社企負責人指,社會上不少人抱有無意識的偏見,除了少數族裔積極融入,大眾亦要提高文化敏感度,期望日後推動多元文化教育成為常規課程,達至真正共融。
近年政府落實多項支援少數族裔的政策,包括增加少數族裔人士支援服務中心,組成特定關愛隊,也鼓勵他們到內地交流。然而,參考《2021年人口普查》,除外籍家庭傭工,全港有逾30萬名少數族裔人士,主要族群包括菲律賓人、印尼人及南亞裔人士,官方服務或不足以涵蓋所有群體,故坊間有不少社企,銳意協助少數族裔融入社會,各司其職。
來港逾30年的Luisa是菲律賓華僑,曾在中學任職老師,發現少數族裔學生面對的問題,作為老師也難以解決,例如學生出外參加比賽,總是向她抱怨受盡歧視。結果,她在2019年辭去教職,並創立社企「Institute of Leadership and Management Foundation Limited」,希望以身作則,向學生證明少數族裔也能受到尊重。其社企提供免費中文班,教授少數族裔到市場買菜和問路等基本會話,亦跟外賣平台合作,教導少數族裔外賣員學好中文,使他們能夠跟客人溝通,「做老師只可以服務學生,做社企就可以觸及全香港。」
聘文化大使 辦社區導賞團
提倡多元文化教育的社企愛同行(WEDO GLOBAL),其項目主任甘芷寧指,少數族裔的中文程度差異甚大,撇除他們在港生活的時間長短,部分學童無法跳出其文化圈子,上學以外都不常運用中文,故不理解學習中文的重要性,「同一年級的學生,有些懂得利用中文閱讀交流,有些卻完全不懂字。」她續說,學校許多教材都未能貼近少數族裔的生活經驗,當學生在課堂上不理解,家人又無法教導他們時,每次考試都不及格,進一步降低學習動機。
該社企為少數族裔學生提供課後中文支援,教材更是由華裔及非華裔導師一同編製。本身是少數族裔的項目助理兼文化大使的簡世美分享,小朋友會視非華裔導師為榜樣,覺得自己也有機會學好中文,而課堂亦有戶外學習體驗,舉例簡單帶同學到超級市場,已能增加其生活經驗。她分享,同學看到在其生活圈子以外的貨物,如來自其他國家的香料,都會多加發問,導師也會跟學生一同尋找清真食品,提高他們的歸屬感。
要達至共融,除了少數族裔努力融入,社會也要更加接納。有少數族裔指,自己雖然操流利廣東話,但只懂得幼稚園程度的讀寫,影響日常生活,舉例其屋苑只會貼出中文告示,即使根據圖案猜測到某日會停止供水,卻不知是暫停食水抑或鹹水供應。
促多元文化教育成常規課程
另一邊廂,語言限制亦剝削了少數族裔運動的機會,如現時康文署轄下的運動課程都以中文教授,坊間私人課程價錢不菲。社企「運動傳承」希望推動少數族裔運動,更針對穆斯林女性,租用九龍公園室內游泳池開辦非華裔女性游泳班。創辦人黃海山教練坦言,成功開班,讓一眾女士有習泳的機會,得來不易,盼望署方可以考慮把措施恆常化,甚至劃出女士專用時段。
在香港土生土長的Perveen,帶同女兒一同參加少數族裔游泳班,她開心指,經過7節課堂,自己成功以蛙式游到半個池,十分滿足。她指,父母思想比較傳統,故她從小到大一直沒有機會習泳,甚或拓展其他興趣,但現時為人母親,都希望女兒有更多學習的機會,故一看到泳班宣傳便馬上報名。19歲的Aisha亦跟表姐一同參加游泳班,她直言,穆斯林女性需要佩戴頭巾,不可在男士面前展露體態,故不能在公眾地方游泳,盼望游泳班可以持續。游泳教練Christy亦指,一眾少數族裔參加者都感激有習泳的機會,舉例有較年長的媽媽從來沒有機會習泳,課前十分怕水,但課堂令她享受游泳。她希望,不同背景的人都可以因為游泳而得到快樂。
黃海山指,香港實際上有足夠資源,讓更多少數族裔受惠,只是官方未看到非華裔運動的逼切性,而相關族群亦不知道如何爭取,故希望成為兩者之間的橋樑,修補縫隙。
冀提升大眾文化敏感度
各社企負責人都有同樣願景,如黃海山留意到,少數族裔受語言所限,投身職場的機會大減。他舉例,康文處轄下的泳池缺乏救生員,少數族裔即使通過游泳和拯溺測試,也未能通過中文面試,而投身私人市場成為游泳教練,必須有教練證書旁身,但游泳總會卻沒有英文課程和評核,「少數族裔提升能力之餘,僱主稍微降低要求,就可以配合到。」
「愛同行」團隊培訓本地少數族裔成為「文化大使」,令他們透過不同活動,向外界分享其故事和文化背景,提升各個族裔之間的認識。甘芷寧指,相關導賞團會帶領參加者參觀重慶大廈、清真寺和錫克廟等,「要切身體驗和感受,才知道現況跟他們想像中的是否一致。」此外,社企更舉辦不同工作坊,如讓本地人學習阿拉伯書法,理解少數族裔學習中文的難處,培養同理心。
「愛同行」創辦人Bosco亦指,有錫克教的中學生擔任文化大使,向他分享指,在校很喜歡學習中華文化和中國歷史,擔任文化大使後,首次聽到有人主動對其文化有興趣,「覺得好感動、好開心。」
此外,有學校於新學年起,新增「多元文化及全球視野」的常規課程,學生會學習跟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士相處,以及跨文化溝通技巧。Bosco指,大眾普遍抱有「無意識偏見」,例如團隊跟文化大使外出購物,即使大家一直以廣東話溝通,售貨員總是以英文答話,相關情況也在校園發生,使學生的能力被低估。他希望,相關課程能夠推展至更多本地學校,提高社會的文化敏感度,達至共融。
回收果皮製環保酵素 少數族裔青年展才能
促進社會共融要從小做起,而少數族裔青年亦渴望參與社會,展現才能。有少數族裔學生在校園內回收果皮,製成環保酵素,為學校和社區帶來正面影響。
聯合國兒童基金香港委員會(UNICEF HK)推行少數族裔青年教育計劃「SDG行動派」,通過舉辦工作坊、參觀和考察等活動,鼓勵少數族裔青年,設計以學校或本地社區為本的氣候行動。剛過去的年度計劃以「廢物處置」為主題,旨在培養非華裔青年的全球公民意識,使本地少數族裔青年發揮影響力,為社會帶來改變,促進社區共融。
「SDG行動派」培養公民意識
有筲箕灣東官立中學的少數族裔學生,於校園內回收果皮,再透過加工,把果皮製成環保酵素,從而鼓勵其他同學減少廢物產生。此外,香港道教聯合會圓玄學院第三中學的團隊,透過計劃推動同學回收廚餘,再透過廚餘機把廚餘轉化為肥料,供校園種植;該校學生更改造「智能回收箱」,記錄同學回收垃圾的數量,鼓勵培養分類和回收的習慣。團隊分享,許多同學最初都抗拒使用回收機,覺得不衞生,後來在獎勵計劃鼓勵之下,同學更願意參與回收,2個月後未經回收而直接棄置的廚餘減少了一半,顯示計劃成果,「每一個改變都會為其他人帶來影響,十分重要!」
記者:仇凱瑭
最新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