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成家長每周與子女衝突 多涉做功課沉迷手機 「表面妥協」更添抑鬱焦慮

2024-08-25 15:01

4成家長每周與子女衝突 多涉做功課沉迷手機 「表面妥協」更添抑鬱焦慮
4成家長每周與子女衝突 多涉做功課沉迷手機 「表面妥協」更添抑鬱焦慮

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女青)今日(25日)公布親子衝突狀況調查結果,發現40%家長每星期至少一次與孩子發生衝突,並且有53.6%家長表示,衝突以「彼此妥協」收場,導致衝突重複出現。

女青於今年1月至5月進行,訪問了406位元朗、屯門、深水埗、油尖旺及觀塘5個過去兩年最多虐兒事件報告地區,其子女年齡為6至12歲的家長。結果顯示,92.4%受訪者表示曾與孩子衝突,當中有40%一星期至少發生一次衝突。引發衝突的原因最多是「電子產品」(68.4%)及「做功課」(68.4%),其次是「學業表現」(43.8%)。91.1%衝突的方式有是「口頭爭執」,10.3%是「掟東西」或8.7%肢體衝突。

調查發現40%家長每星期至少一次與孩子發生衝突。李麗蕊攝
調查發現40%家長每星期至少一次與孩子發生衝突。李麗蕊攝
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今日公布親子衝突狀況調查結果。李麗蕊攝
香港基督教女青年會今日公布親子衝突狀況調查結果。李麗蕊攝
藍朗指雙方衝突頻率越高,家長的抑鬱、焦慮徵狀亦會更嚴重。李麗蕊攝
藍朗指雙方衝突頻率越高,家長的抑鬱、焦慮徵狀亦會更嚴重。李麗蕊攝
施倩俐指出,家長需學會「溝通式管教」的技巧,與孩子真正協商。李麗蕊攝
施倩俐指出,家長需學會「溝通式管教」的技巧,與孩子真正協商。李麗蕊攝
黃太指一度因與女兒常常衝突而感到心灰。李麗蕊攝
黃太指一度因與女兒常常衝突而感到心灰。李麗蕊攝

女青:溝通式管教技巧有助解決問題

53.6%家長會與孩子「彼此妥協」,以結束衝突,但也有14.3%表示,小孩是「被迫服從」。惟衝突結束後,82.6%家長表示雙方對立的心態仍然存在,例如會擺臉色(37.5%)、情緒難以平伏(35.7%)、逃避接觸(21.1%)。

女青亦透過情緒自評量表(DASS21)發現59.9%及70.1%受訪家長分別有中度至極嚴重抑鬱及中度至極嚴重焦慮徵狀。

女青研究主任藍朗表示,家長及孩子普遍於衝突後感無助、委屈、憤怒等負面情緒,而非感到釋懷。而雙方衝突頻率越高,家長的抑鬱、焦慮徵狀亦會更嚴重。可見爭執結束時的「妥協」僅屬假象,問題根源未有解決,將再次成為衝突的導火線。

黃太:學習溝通技巧後關係有改善

受訪家長黃太(化名)有一名9歲的女兒,她不時因食飯、玩手機等事情與女兒爭吵。黃太為女兒制訂飲食、玩手機時間,而女兒常因此而引發衝突,一星期最少數次一度「覺得好灰,好頭痕,做咩都唔掂,自己一個人照顧個女照顧得唔好」。後來她透過女青賽馬會「親」平氣和計劃,學習與女兒的溝通方法,要給予她選擇權利,現時連女兒都覺得媽媽「變咗」,親子關係得到改善,大家「有傾有講」。

女青家庭健康促進中心單位主任施倩俐指出,家長需學會「溝通式管教」的技巧,與孩子真正協商,包括界定分歧、輪流表達感受、羅列可以滿足雙方關注的方案,令雙方都能夠接納,方能解決衝突根源。

記者:李麗蕊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