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選 | 民主黨大會發表接受提名演說 賀錦麗:當所有美國人總統

2024-08-23 11:57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
Loaded: 0%
Stream Type LIVE
Remaining Time -:-
 
1x
    • Chapters
    • descriptions off, selected
    • captions and subtitles off, selected

      美國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周四進入最後一天,正式提名副總統賀錦麗為民主黨總統候選人,與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前總統特朗普在11月大選中一較高下。賀錦麗接受提名後發表演說,承諾要成為「所有美國人的總統」,矢言要走「新道路向前邁進」。

      一個月前,81歲的總統拜登投下退選震撼彈後,賀錦麗成為第一位獲主要政黨提名的亞非裔女性,令支持者興奮不已。她迅速讓民主黨團結起來、消除特朗普在民調中的領先優勢,並籌集金額龐大的競選資金。如果成功當選,賀錦麗將創造歷史,成為第一位當選美國總統的女性。

      相關新聞:
      美國大選 | 民主黨大會克林頓站台 沃爾茲正式接受副總統候選人提名
      拜登據報批准修訂美核戰略 將重心轉向中國核武威脅
      美國大選|特朗普轉發AI生成圖片 稱接受Taylor Swift「支持」
      美國民主黨新黨綱強化應對大陸「脅迫」  首納對台六項保證
      美國大選|民主黨大會首日 拜登演說強調政績

      賀錦麗在民主黨大會上台發表演說,揮手致意。美聯社
      賀錦麗在民主黨大會上台發表演說,揮手致意。美聯社
      賀錦麗受到台下與會者如雷掌聲歡迎。美聯社
      賀錦麗受到台下與會者如雷掌聲歡迎。美聯社
      如果成功當選,賀錦麗將創造歷史,成為第一位當選美國總統的女性。美聯社
      如果成功當選,賀錦麗將創造歷史,成為第一位當選美國總統的女性。美聯社
      賀錦麗和丈夫任德龍在台上親吻。美聯社
      賀錦麗和丈夫任德龍在台上親吻。美聯社
      賀錦麗和丈夫在台上大晒恩愛。路透社
      賀錦麗和丈夫在台上大晒恩愛。路透社
      賀錦麗和丈夫、競選拍檔沃爾茲夫婦一同上台。美聯社
      賀錦麗和丈夫、競選拍檔沃爾茲夫婦一同上台。美聯社

      59歲的賀錦麗周四走上民主黨大會舞台,在台下與會者如雷掌聲和長時間起立的鼓掌中,宣布接受黨內總統候選人提名,並發表演說。她在飄揚的星條旗和「美國」的呼喊聲說:「我知道今晚有不同政治觀點的人在看,我想讓你們知道,我承諾成為所有美國人的總統。我將成為一位將我們團結起來,實現最高願望的總統。一位領導並傾聽的總統,並始終為美國人民而戰。」

      一個規劃新前進道路機會

      她矢言,隨著11月的選舉,美國人「有一個轉瞬即逝的機會」,可以擺脫過去的痛苦、憤世嫉俗和分裂的鬥爭:一個規劃新前進道路的機會。

      她講述了自己作為單身職業母親孩子的個人經歷,以及她作為檢察官的職業生涯,稱她擁有為國家服務的背景和經驗,有別於特朗普只為自己和「他的億萬富翁朋友」服務。

      賀錦麗說自己的母親19歲懷抱著成為治癒乳癌的科學家的夢想,獨自從印度到美國加州,她在加州灣區東邊租了一間小公寓,住在當地的人們大多都是勤奮的工人階級,裏面有消防員、護士和建築工人,母親就在那裏將她與妹妹養大。

      解釋自己成為檢察官原因

      賀錦麗解釋自己成為檢察官的原因,指就讀高中時,發現好友行為反常,常常面露傷心、變得不想回家。賀錦麗前去關心她,獲悉對方受到繼父的性虐待,賀錦麗於是告訴對方,自己必須和她住在一起,這就是自己成為檢察官的原因之一,要保護像她朋友這樣的人。

      賀錦麗警告,特朗普的第2個任期會是什麼樣子,並強調特朗普若是當選的嚴重性,尤其是在美國最高法院剛剛裁定,他將免受刑事起訴之後。

      中產階級對美國經濟重要

      賀錦麗又解釋中產階級對美國經濟的重要性。她說:「我們知道,強大的中產階級對美國的成功一直很重要。而建立中產階級,將是我擔任總統期間的一個明確目標。」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
      本網站正使用 Cookie

      我們使用 Cookie 改善網站體驗。 繼續使用我們的網站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 Cookie 政策。 Cookie 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