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棋盤︱宗教課程指引提「明辨媒體」考驗教師拿捏

2024-08-21 08:59

大棋盤︱宗教課程指引提「明辨媒體」考驗教師拿捏
大棋盤︱宗教課程指引提「明辨媒體」考驗教師拿捏

教育局上周公布新修訂的初中「宗教教育課程指引」,今年9月起於中一級適用,當中列明宗教科教師須幫助學生認識、培育和踐行國民身份認同、守法等價值觀。指引亦提到多個課題,其中一項是「明辨媒體」,引起宗教界持分者議論。

新指引取代1999年版本,初中宗教教育將分為「透過宗教看世界」及「從宗教中學習」,後者講求讓學生以宗教視角探究個人與社會的終極問題,分為從宗教看自己、看他人、看世界及看幸福共4個單元,再細分不同課題,例如秉行公義明辨媒體、認清虛實等。

在眾多課題中,「明辨媒體」一項的探究問題包括「媒體是完全中立還是有其立場?」、「如何判別媒體資訊的真偽?」、「媒體向年輕人傳遞甚麼價值觀?(例如:何謂成功/快樂?性是什麼?)等,並因應不同宗教有建議宗教典籍。在伊斯蘭教有關「明辨媒體」指引中,其中一個「宗教教導/價值觀」是「媒體都是有一定立場的,不可能是完全中立。」

有宗教界人士認為,指引提及秉行公義、鞏固自信等課題都是正向價值觀,應培養推崇,但新增的「明辨媒體」卻有點突兀,容易令人覺得衝着媒體而來,當中更引用聖經十誡中的「不可作假見證」,認為字眼值得斟酌,改為「明辨資訊」更合適,「如果講得唔好,就好似話媒體做假見證」。他同意要令學生懂得判斷資訊真偽,避免被誤導。

亦有辦學團體管理層指,該新指引將宗教教義套入不同情景,包括明辨媒體,涉及對不同經文的解讀,這考驗教師們如何拿捏及裝備自己,強化對典籍經文的理解,否則學生可能更難理解。據聞,教育局向持份者解釋指引供參考,各學校可彈性處理,換言之不用跟足。

教聯會副會長、立法會議員鄧飛認為,指引未至於「針對媒體」,而現實上現今世代媒體如完全沒有立場「都好難生存到」,相信對於媒體生態,學生和老師也可以理性討論,沒既定前設。

媒體在社會影響力不言而喻,政府官員過往亦多番提醒要警惕部分人藉新聞自由之名,從事違法行為。本港媒體生態近年經歷不少變化,教育學生認識媒體、分辨資訊真偽,原意值得肯定,特別是現時資訊泛濫,青年人更傾向社交媒體接收資訊。

其中主打文字分享的社交平台Threads,就深受Z世代喜愛,內容偏向個人化、生活化,談及個別話題如男女關係,分享內容相當直白甚至露骨,某程度亦反映新一代的價值觀。如何因應時代變化而調節教學、引導學生,教育界也要思考。

聶風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