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報道|唱高散貨集團扮投資界名人 氹長者入市買「收息股」呃棺材本

2024-08-18 07:00

購買年金自製長糧日益盛行,有「唱高散貨」集團成員覷準市民希望晚年無憂的心態,近日大肆假冒陳永陸、曾淵滄等投資界名人在社交媒體發佈廣告,引誘中老年人士發訊息聯絡,繼而免費提供所謂低風險、高回報的「收息股」,建議傾盡積蓄購入,務求將這些交投量低的細價股股價炒高,讓早已低價入股的集團主腦乘機沽售牟取暴利,最終令受害人變成「大閘蟹」,甚至蒙受巨大損失,退休長者更可能「棺材本」不保,晚年堪憂。

「唱高散貨」不法集團近日又出新招,針對中老年人士行騙,其中有人假冒陸叔(陳永陸)在Facebook發佈「度身訂造『你』想退休大計」的廣告:「陸叔教你用3隻股『自製長糧』!」;有騙徒則假冒經濟學家曾淵滄博士發佈「退休長者專項福利」貼文:「呢隻福利股派息抵過銀行存定期!」有人假冒前電台主持曾智華發文,稱「寧願沽藍籌股也要買入30厘高息股」;有人則假扮股評人郭思治推介收息股,揚言收益比退休金多數倍。

為揭穿騙徒的手法,《星島》記者假扮退休長者點擊其提供的WhatsApp聯絡,未幾對方回覆:「晚上好,我係曾淵滄財經博士,請問你係來領取福利股嘅讀者朋友嗎?」記者表明希望「投資養老」,對方隨即查問記者有多少資金可動用,聲稱以便幫忙進行資金規劃,當得知有60多萬元現金時,於是約定開市再聯絡。

騙徒假冒著名股評人郭思治推出「退休首選」,稱「收息股」比退休金還要多數倍。 網上圖片
騙徒假冒著名股評人郭思治推出「退休首選」,稱「收息股」比退休金還要多數倍。 網上圖片
騙徒假冒曾淵滄博士向記者推薦一隻內地製藥股,稱3.05元買入,目標價位5元。
騙徒假冒曾淵滄博士向記者推薦一隻內地製藥股,稱3.05元買入,目標價位5元。
假冒曾智華的騙徒在對話中查問記者竹動用資產。
假冒曾智華的騙徒在對話中查問記者竹動用資產。
騙徒假冒前電台主持曾智華發文,稱「寧願沽藍籌股也要買入30厘高息股」。 網上圖片
騙徒假冒前電台主持曾智華發文,稱「寧願沽藍籌股也要買入30厘高息股」。 網上圖片
騙徒假冒經濟學家曾淵滄博士在社交平台以「退休長者專項福利」作招徠,哄騙長者入市,企圖榨乾「棺材本」。 網上圖片
騙徒假冒經濟學家曾淵滄博士在社交平台以「退休長者專項福利」作招徠,哄騙長者入市,企圖榨乾「棺材本」。 網上圖片
騙徒假冒陳永陸在社交平台推出「自製長糧」投資方案,哄騙退休長者購入指定股票推高股價,讓幕後莊家沽貨牟取暴利。 網上圖片
騙徒假冒陳永陸在社交平台推出「自製長糧」投資方案,哄騙退休長者購入指定股票推高股價,讓幕後莊家沽貨牟取暴利。 網上圖片

翌日早上開市不久,騙徒發訊息推薦一隻內地製藥企業,強調是「本週心水股」:「可以在3.05價位買入,我哋目標價位5蚊。」當日下午收市,該股票收市價為3.19元,全日上升0.17元,升幅5.629%。知情者稱,「唱高散貨」集團正哄騙散戶炒高該股票價格。

記者亦成功與假冒曾智華的騙徒聯繫,對方查問「是否是已退休的長者」,又指「好多長者都是與你一樣,靠強積金只能維持生活開銷」,又指記者只購買保險理財產品收益甚少,繼而推介某隻資訊科技企業「收息股」,並反覆強調要「未雨綢繆」,為退休後的生活做好計劃。不過,記者翻查該股票發現是成交較少的細價股,「唱高散貨」集團較容易操控股價。

消息稱,近年通過購買年金等投資「自製長糧」大行其道,不法之徒遂利用退休後有穩定及可觀回報作招徠,哄騙中老年人士將全副身家投資特定股票,當推高股價至其目標價位後,早已趁低價入貨的幕後老闆便會散貨牟取暴利,股價隨之急跌,受騙入貨的散戶勢將成為「大閘蟹」,或被逼賤賣股票取回少許本錢,長者更可能失去退休保障。

《星島》於去年5月17日率先報道,「唱高散貨」集團已在社交媒體發佈假冒陳永陸、郭思治等著名股評人的廣告帖文,推薦「爆升股」哄騙散戶,去年7月14日亦獨家報道有關集團變招行騙,假冒玄學家蘇民峰、麥玲玲、李居明於網上發廣告,推介聲稱利用玄學和財經分析得來的「潛力股」。知情者稱,騙徒繼去年哄騙魯莽貪財、無知迷信的市民後,是次又以「自製長糧」為藉口欺騙,企圖詐騙不同階層和年齡的市民。

警方呼籲巿民應時刻保持警覺,提防網上投資騙案,並要提防網上以人工智能「深偽技術」偽造的投資廣告或推廣影片;提防網上認識的陌生人推介的投資項目。如有懷疑,可利用搜尋器搜尋對方社交帳戶的照片、查看對方帳戶的朋友圈是否有異常或要求與對方視像通話。

投資前需要周詳考慮並認清風險,尤其涉及自己不熟悉的投資產品時,更需加倍謹慎;如對方自稱為股評人、KOL或名人,可在社交媒體查找其真實帳戶,以確認真偽;切勿隨意點擊可疑短訊、電郵或網頁內的超連結,亦切勿在不明來歷的應用程式或網站內輸入個人資料、銀行戶口資料、網上銀行帳戶及密碼及信用卡資料。

警方發言人續稱,公眾可向相關監管機構查詢有關的高回報投資產品是否存在;可多留意投資者及理財教育委員會和警方的防騙資訊,提升金融理財知識,以防受騙;如有任何懷疑,應立即終止交易,或致電「反詐騙協調中心」的24小時即時電話諮詢(「防騙易熱線 18222」)求助;如懷疑受騙,應保存相關訊息或記錄,並且儘快報警求助。

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已推出「守網者」網站 (https://cyberdefender.hk/)、一站式詐騙陷阱搜尋器「防騙視伏器」(Scameter)和「防騙視伏APP」 (Scameter +)流動電話應用程式,協助公眾辨識詐騙及網絡陷阱。

公眾遇到可疑來電、網購賣家、交友邀請、招聘廣告、投資網站,均可在「防騙視伏器」或「防騙視伏APP」輸入相關平台帳戶名稱或號碼、收款帳戶、電話號碼、電郵地址、網址等,以評估詐騙及網絡安全風險,減低受騙風險。

突發行動組

 

關鍵字

最新回應

關鍵字

相關新聞

You are currently at: std.stheadline.com
Skip This Ads
close ad
close ad